
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在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这时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艾灸驱寒好时节
所谓寒病,泛指一切因体内阳虚所致的各种喜热怕冷、遇寒加重;或秋冬季加重春夏减轻的季节性病症。如寒性哮喘、关节炎(老寒腿)、风湿、颈腰椎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腹泻、痛经,以及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疲乏力等得热则舒的病症,统称为寒病或冬病。
艾灸有助于人体更好地提高阳气,增强抗病能力。尤其夏季阳气生发,更利于艾灸直达病处发挥作用。从5月5号立夏节气开始施灸,可一直灸至进伏结束。对上述寒病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半而功倍
立夏起居

立夏之后,昼长夜短。根据节气变化,相对于冬春季节,人们可晚些入睡(这里的晚睡不是指让你一下熬到凌晨,只是相对于冬季稍晚一些),早点起床,增加午休,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白天长夜间短,晚间睡眠往往不足。 中午1时到3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午饭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脑的血供就更为减少。所以,中午总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总算为自己打瞌睡找了理由)。
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午睡时间过长,一旦醒来就急忙去工作或学习,因脑部供血量不足,就会出现短暂的功能性紊乱,使人感到头昏脑胀。因此,睡醒后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
立夏养生

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
心对应夏,夏季心旺肾衰。中医认为此时人体的心脏机能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人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你违背了夏天这个节气的养生原则,就会耗伤心血!
《医学源流论》说:“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
心主神志,心主神明,故称心藏神。天气转变对人体的心脑血管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中老年人的脑血管和心血管影响较大。同时对内分泌也有较大的影响。
所以,立夏养生核心“养血补心”。

心要静养,立夏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做到“戒怒戒躁”,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
切忌大喜大怒,不可有过激之处,应该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
平时可多做静一些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听轻音乐等。
立夏节气灸:宜加灸命门
每季前两个节气,宜以培养元气为主。
元气为人体之根本,气在阳即阳气,在阴即阴气。
从立夏起到小满这段时间,艾灸时可加灸一个命门穴,培元固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