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散文特辑谈天说地
2023·春末,秦川晋水·文学之旅(11)王宿里·深山里的帝王居

2023·春末,秦川晋水·文学之旅(11)王宿里·深山里的帝王居

作者: 完璧 | 来源:发表于2023-05-20 09:04 被阅读0次

2023年4月22日③

长途行驶后,我们在一处峡谷拐进大山,颠簸在七弯八拐的险道上,有些让人害怕。

满山的枣树林虽无枣也大开眼界——清涧王宿里村到了。

(来自百度·侵权删除)

一开始不明白这村庄咋叫这名儿,后来得知是因为秦王李世民带兵来过这里,见风景如画,遂下令安营扎寨,夜宿于此。于是,唐王宿营过的山村,就叫了“王宿里”村。许是因沾了帝王的灵气,村里的枣树也长得特别茂盛,树龄最长的达1500多年,在整个黄河中游产枣区也是绝无仅有的。

村边石崖下的一块平整光滑的青石,据传李世民在其上睡觉时被蚊虫叮咬得无法入睡,便令部下点燃白艾草熏蚊子,才得以不受侵扰。所以,后世把这块石头叫做“无蚊石”。

据传,榆林米脂人李自成带领的起义军也在王宿里宿营驻扎过。至今,村里还保存着李自成用过的拴马桩、下马石、坐朝砵。

(图片由同队的“六月雪”提供,致谢)

清代文人王庆沦吟成《王宿里》:“谷狭云深曲径通,秋原萧索夕阳中。松涛翻翠摇青峰,枣实凝丹映彩虹。大石尚留王者迹,荒村饶有古人风。国人沙碛寒烟乱,旋雁飞飞芦荻丛。”

我们从村庄北面险峻石山上扎进山谷,一路惊讶于东、西、南三面低矮小山长满的枣树,而在中间有一块呈椭圆形的小盆地,亦是有土必争地挤满了枣树,据说现存千年以上的老枣树就有百余株。到了小盆地,可以看到树上都有着编号。

北山顶上有一座古寨堡,被乡民称为唐王寨。其时已晚不能耽误下一行程,所以无缘亲临,只能用网友的表述探究所以了。

穿过古老枣树林,沿着崎岖陡峭的石阶小路攀登,登上了山顶。一幅古朴而残缺的画面呈现在眼前:大部分寨墙废墟被杂草掩埋,只有几小段寨墙……石寨门还存留着一股当年的雄强和坚不可摧的气概。寨子周边是几十米的悬崖,俯看一眼也让人眩晕。

(来自百度·侵权删除)

(原创图片) (来自百度·侵权删除)

周围的的山坡上,枣林间,山里人家用石头垒起来的窑洞、门院,按窑洞孔数的多少形成了大宅院和小宅院。

看看这位戴帽子的老汉,身体硬朗,86岁,不敢相信。

砍柴的老汉年轻一点,人很和善憨厚。他的孩子们都在外面打工挣钱。老人也有养老保险金月千余元。

高个儿老人热情地把我们领到他家,介绍了他84岁的老伴。他们家的孩子都在清涧城里,一年打枣收入一千元,不种粮,外买。

他们家的确很宽大,好多窑洞空着。

村子除了狗吠声很是清静,一些村民搬到新村居住,年轻人外出打工了。

在没有外人(游客和写生学生)时,村落中显出莫名的“静”,一个人(摄影)“落单”走着,心里有些慌慌的。

从这条道可以绕到村子背后。

靠村边的宅院无人居住,已经杂草丛生,更显古老苍凉。

村外岩壁下有一片柳林,一小群羊啃着青草。

鸟们叽叽喳喳成群结队在林间飞跃。

上面这些景致可入画的很多,难怪王宿里村成为了写生基地。不过今天画院像是休息日,门紧闭着。

就要离开王宿里时,又见到了那位高个儿的老人,还挑着水,从枣树林尽头的河边,一直要走到山坡上他的家。想想我自己,就这一趟“连轴转”的旅行,都快要吃不销啦……我由衷地敬佩这位大山中的老人!

翻过了山头,来到了公路上,路边上的杨树一排排刷过车窗,那嫩青的树叶、灰色的树杆和黑色的树枝,让人不禁想起了俄罗斯油画——真美啊!

路过无定河,抓拍到了这幅险峻壮观的画面。

险峻的无定河峡谷

无定河,古称生水、朔水、奢延水,因河道漂移变迁,河流溃沙湍急,深浅不定,毫无定数,故而得名。历史上它还有一个更为“魔幻”的名字,叫做“晃忽都河”。

无定河汉末三国时代归属匈奴。唐朝时期无定河被当作“边塞”的代名词。唐亡后,无定河又成了北宋与西夏的边境。两国在此交兵无数,“杨家将”也从无定河边的古麟州(今陕西榆林)城兴起。

清涧、绥德、米脂、榆林在一条线上,一路往北,当然我们将从吴堡、佳县方向绕道至榆林。

一路上,无怪乎领队“自游自在”多次讲到陕北民谣:“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清涧石板,瓦窑堡炭。 ”前两句其实就是说米脂出美女貂蝉,绥德有猛汉吕布,美女嫁猛汉。像山丹丹一样靓丽的米脂婆姨,似黄土地一样厚实的绥德汉,演绎着多少动人的爱情故事,创造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伟业。

也有把“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榆林的寡妇金不换”相连的,后一句就是与“全民皆兵”“全城殉国”“守卫内蒙”“抗击日军”有关了,战场上的榆林人彪悍无比,寡妇多是因为烈士多。历史记载,“榆林保卫战”是明末最为惨烈的一场保卫战,不仅士兵无一投降,城中妇女跟随丈夫一起“殉节死义”的更是数以千计。

下一站——清涧高家坬毛主席《沁园春·雪》创作地。这是又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啊……

(文字资料来自景点介绍及百度百科)

(下篇:《2023·春末,秦川晋水·文学之旅(12)东渡黄河,吟咏气吞山河之《沁园春·雪》》

相关文章

  • 托古改制与微言大义

    《群经通论》里,今文学家称孔子为“素王”,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他们认为“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

  • 不觉已春深

    今天听王芳老师说的这句话—“不觉已春深”。四月是读书月,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正是春末时节,亦“春深”。...

  • 墨尔本水滨度假屋

    澳大利亚Melbourne依水而居 墨尔本依水而居是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东南30公里处幽静的依水湖畔民宿,无敌的景观...

  • 读《左传》之两百二十六襄公八年

    【经】 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夏,葬郑僖公。 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 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

  • 杜甫诗中常用的十五个典故(10)

    10、山阴夜雪、乘兴、访戴 晋 王徽之 居 山阴 ,雪夜念及好友 戴逵 ,即乘小船去 剡溪 访之。经宿方至,至门不...

  • 【关中风物志】土床烟足紬衾暖———关于“炕”的记忆

    “男儿壮怀赛柔肠, 秦川自古帝王乡。” 《大秦帝国之崛起》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片尾曲一句“秦川自古帝王乡”,唱的无数...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赏析 这首诗描写农村春末...

  • 初冬即景

    红日初衰永夜新 冬来万类各因循 满池荷叶经霜倒 宿雨催寒木末春 2019年11月11日

  • 笔记:古文选(一)魏晋南北朝二

    11、陶渊明《归园田居》 文学常识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生活于晋、宋易代之际,...

  • 《司徒》

    《司徒》 王中旺 天高云飞扬,地厚草木深。 古筝唱三晋,长袖舞汉唐。 晋豫衣带水,秦赵积怨长。 人生如草木,青史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春末,秦川晋水·文学之旅(11)王宿里·深山里的帝王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ps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