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的当前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你的当前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作者: 谢丹儒 | 来源:发表于2024-07-24 16:14 被阅读0次

“你的当前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好吧,已经很多年没听过这样郑重其事、一本正经的“废话”了。

但是,好像还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听懂了:一切要为学习让步,一切要以学习为主。

“一切”指的是老师布置的“一切”。毕竟,通常这句话是老师说的,听话听音,强调的是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收收,把那些杂七杂八的情绪或心情调整调整。不过,有时这句话也常出自家长之口,家长的意思则很有意思:你自己要清楚自己要什么,要记住你的身份“学生”,要多听“老师”的话。

言外之意是谁说的话,谁就是在占主动地位,然后,讨好,取悦,巴结,不,说错了,应该叫完成,完善,完好。言外之意是,这玩意儿是做给别人看的!且这个别人不是其他,正是那个掌握话语权的人。

归根结底,你把这个选择权早早就交了出去。

这是可以选择的吗?这还需要问吗?这答案还需要想吗?

学生的理解呢?学生都是别人教的,身份都是别人给的,咋的?你还想反抗啊?不,我是说,真是毫无长进,如果“学”是向下且只能向下,上限是老师或其他人,是课本,是知识……那确实,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跟着别人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只管往上……只是,要去到哪里呢?去到哪里好像都一样啊?真叫人心生倦怠且苦闷,腻烦。

是的,简单理解:老师布置的作业优于一切,甚至只需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够了。当然,很多时候恰恰就是这样,布置的作业“够多”,完全挤占了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还能做什么呢?哪还有什么其它的时间啊!

对于时间的教育,不足百年的人通常是大多数,这也就有了大多数的理解,大多数活不过百岁的理解。好像很短,又好像还挺漫长。对时间完全没有概念,又或完全被时间安排着。倒像是只能这样,只好这样,只是这样。——自己和时间像极了两个“犟种”,这就是大多数人对时间的思考。好像只有认命,好像命就只是时间的叠加或累积。真是,参与感全无,体验感全无,生命力?活力?热情?真叫人灰心丧气,真叫人无力,无助,无可奈何。

偷个懒吧,向优秀的人学习;躺平吧,爱谁谁,爱咋地咋地;还是奋斗一下吧,往前赶赶,别落伍了,别脱轨了,别跟不上啊……可真会偷懒啊!学习如果只是教这些、学这些,就眼前的这些,就看得见的这些,就别人的那些,就有限的那些,那,竞争,就这,好像什么未不未来的,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就像你认不认同,追不追星,看不看剧,读不读书,咋的,还能决定什么呀?不就是自己对自己下黑手吗!谁还不会呢?撑死也不过是弄个面目全非。多可怕呢?多可惜啊!

多简单的事儿呢?怎么还看不清呢?这话听着多让人难以接受啊!

但就真实情况而言,我是说,无论是发生还是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是人的原因,我是说,拥有自主意识的我们,都并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机械、稳定、悲观或极端,局限固然一直存在,包括就上面的这些也都算是很接近事实的“真相”,但就真实情况而言,它更像是两个“极端”。一个是底层的逻辑,这个是通用的,另一个就是上层建筑的供养问题,这个也是被亲睐的。而中间的阶段才是关键,就像上层的人不会真的站在底层的立场去思考,也做不到,又像在底峰的人看不到山顶的风光,那么中间呢?倒像是前可进后可退,却又有着诸多身不由己和无可奈何。规矩,规则,规定,利益权衡,得失计较,取舍难决,细枝末节最是容易消耗过度。时间啊,就这样被消耗着。

就是说,你有没有想过一点呢?你如今所掌握的种种,包括你得心应手的种种,就真实情况而言,你也还是无法精准到该用怎样的“力量”去驾驭它们。我是说,以最毫不费劲的方式。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训练是极其匮乏的,甚至极为罕见。这还不是什么所谓“舒适区”,而是说,从本能的畏难到真的很难,再到越来越难,这一路走来,足以击垮诸多意志不够坚定,渴望及时回馈,以及不懂得打造自身学习系统的人。

前段时间看到一段话,深受启迪:

“根据经验,为了完成一件小事,我们通常投入的精力是实际需要的三倍。无论最简单的事还是最复杂的事,无论体力还是脑力,都是如此。如果我们爬楼梯,我们会调动全身的每一块肌肉和每一个器官辛苦攀登,就好像我们灵魂被拯救的希望就寄托在最高的那个台阶上一样。结果往往是因为我们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而心生怨恨;或者投入比实际需要大得多的精力,做些漫无目的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用比实际需要大得多的力气去推开一扇看似紧闭的门,结果却摔倒在地上,被自己力气的惯性带倒在了屋子里。或者我们都搬动过看起来很重、实际上却很轻的东西。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形,一定要后退一小步以恢复你的平衡。”

所以,到后来,你找到自己的平衡了吗?

我是说,独属于自己的节奏,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而不是以别人口中的更好,又或被别人的好所动摇。我是说,那是你自己想要的啊,尽管你可能看到的是别人拥有这些,且也不了解这些,但还是会想。意思是,你能不能控制住自己呢?停下脚步,认真想想自己要什么,认真想想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认真想想如何学习。不是说目的,不是问目标,也不是说结果,而是和行动相关的,如何去行动,如何去修正,如何去调整,以及在得到反馈时该用怎样的心态,如何防止它动摇自己的根基、根本。

诚然,对于普通人而言,好像是被设计的人生。我们的机会属实有限,但如果只是找机会,什么叫机会,从何处找,找到之后又如何,我是说,可能你在找机会的时候你看到很多很多的机会,且一旦打开就像打开潘多拉魔盒,在进行中你又会发现很多很多机会,通常是看起来更好,同样能够把握,以及好像这样更聪明,更体面,更受人尊重……我是说,还没有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抓住更多,可实际上对于自己的力量却一无所知,从未得到验证,如此,真的可行吗?

我是说,独处时,反求诸己;如果在面对困难,则需要忘记自己的缺点。我是说,很多都是惯性的习气所致啊。

倒像是长久深处底层就只能做底层,倒像是身居高位就永远不会倒下,倒像是时间真能说明什么,如果说时间真有答案,我想答案会告诉你,瞬间即永恒。重点不在于永恒本身,而是我知道即使瞬间也还可以去做点什么,去创造,去改变,去突破,去尝试。

就像前段时间,我对“上善若水”做的一个注解:每次都警惕可能使人受伤为底线这样去行善,自己的善就会如水般“水满则溢”,继而自己的德性越来越高,继而也就离道越来越近,越来不分彼此。

上善若水。我想的是,人可以和水相融却永远要浮起来才能活啊。所以,怎么和水相处呢?怎么向水学习呢?居其中得其上。试想,如果只讲随波逐流,如果只讲水往低处流,那么,谈何“道”呢?也就是说,懂规矩不是叫你来得利,而是让你带领更多人去构建共同美好前景啊!前提是,大家都愿如是。

通俗点讲,大概就是下限越高,上限也就越高。

就像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品质,继而优秀的就会越来越多,继而越加习以为然、不假思索地这样去践行它,故而,越发自然且越发正向的好。

我是说,因为淋过雨,所以愿意和他人分享伞。

也就是说,不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在己所欲时,也还能想到他人。愿意与他人共享,且时刻提防可能伤害到他人。

当然,你可能会想,即使阳光下也还是会有阴影。但我要说,这并不是阳光不继续做自己的阳光、不带来阳光的原因。因为是阳光啊,所以允许有黑暗的存在,就像接受自己的残缺,继而依旧可以完整,健全人格。当然,不只是人格(实在不必强调这个,便宜理解,这样去说而已)。我是说,即使有恶,但不该成为我不善的理由,因为我是善的,我势必守护我的善。就像黑暗是某些需要黑暗的守护。它如它所是,我愿如我所是。但,无为不争。

实际上,我一直以为“无为”不该解释为,无以为了什么而为,而是本都可以有所作为,却不该以为了什么而忘了“有所不为”。也就是说,无为更多的是“唯一不为”,对应的是,正因为自己是唯一的,所以就会有一个对应的“不为”,这个就是底线。有了这个底线之后,就是正向的“为”,成为自己。故而才可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是说,如果可以选择,如果是我能选择,如果我选择,我想,我愿意以不必选的方式去爱,去唯一,也去以不为的方式尽可能地热爱世间一切有。

不是因为我强大,而是先有强大的心,才具备广阔的空间。故而大器免成,浑然天成。我也愿,我心之所向,皆不因所向而无心。

我是说,保护不是关键,就像战争不止守卫严谨。更关键是,我得先有“核武器”,至于用不用,我可以选,我也不必选。

正是因为爱,所以不恨,所以敬畏,所以我愿以敬畏之实去爱。有所爱,必有所畏(不是害怕,而是警惕)。

所以,什么是好好学习呢?什么是任务呢?不存在的。不过是提醒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内心,应该注重自己的内心,应该仔细倾听并且勇于去表达自己,去完善自己,去成全自己啊。

我是说,应该且必须去培养一种主动的自信精神。比如主动去清零,比如主动去“结算”一些小账单,还比如去投资一些大的“成长计划项目”,以及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去了解自己,去了解力量,去认识时间,认识问题本身。——比如不在于有没有问题,而是有多少问题,其中这些问题中又有多少重合,还有多少是彼此相关,以及如何从问题中学会去主动找到自己的答案,并且让这个答案成为自己的“赋能”。

我是说,从始至终就一个问题:不要让别人告诉你怎么做,而是你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当前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qp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