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部战区消息,2001年出生的戴某,于今年3月入伍至武警新疆总部某部服役。入伍后他因为怕苦怕累,多次不参加部队执勤,训练,教育,不服从部队管理,并企图私自逃离部队和采取极端方式威胁部队。2021年6月被新疆总部除名并退回原籍,经县征兵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对戴某做出多重处罚。
当兵服役,肯定是要参加部队执勤,训练,教育的,只有经过在部队泪与汗的洗礼才能蜕变成一个合格的军人。而戴某,多次不参加部队执勤,训练,教育,不服从部队管理,并企图私自逃离部队和采取极端方式威胁部队。其行为严重的违背了我军治军严谨的政治思想。一只没有军事素养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而治军严谨一直是我军保持战斗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法宝,这背后既有长年累月的艰苦训练,也有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光荣传统。
近年来,全国多地发生青年男子拒付兵役的事情,可以肯定,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起,当然不会是最后一起。
山东籍男子入伍到部队后,以不适应部队生活为由,多次向所在部队申请,明确表示不愿意在部队服役。
甘肃陇南市男子杨帆入伍后,训练精力不集中、情绪急躁、思想消极,不能适应部队生活,多次向部队提出离队申请。
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青年男子姚舒文入伍后,思想极不稳定,多次向部队提出离队申请。
......
都是零零后,不愿意服兵役,而且给出的理由或者逃避的方式惊人的一致,面对部队的帮助教育视而不见,坚持要退伍不服从部队管教。暴露出这一代的某些年轻人缺乏吃苦耐劳,为国分忧解难的家国情怀。
面对这样的情况,军队尽到了教育救人的作用,可这些人一味坚持,部队也不能总迁就你,迁就你就是对别人尊严的冒犯,也不能因为你不服从训练就修改训练的章程和执勤制度,送你走成了唯一正确的选择。只能说这一次你选错了地方,军队不是你家的后花园,我们可以容忍你不懂事,但不能容忍你一直不懂事。零零后,用老辈人的话说就是生在蜜罐里的一代,他们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经济进入世界舞台中心的时候,锦衣玉食,珍馐美味,出则豪车代步,入则美女作陪,开口必是挣钱,应该是这一代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环境。
在一个盛行理性的年代,“拒服兵役”表面是个人的行为,其实是一部分人的怕吃苦怕流汗,享乐主意思想的表现。要知道,个人只是国家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有国才有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我们这个曾经遭受列强欺凌的国家对这点的认识尤其深刻,今天我们发展国力,就是为我们以后不再受人欺,我们只有强大到无人再敢挑衅我们的时候,我们才能有很多的朋友,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全民参与,年轻人永远是国家抵御外敌的生力军。
肯尼迪总统在演讲中说:“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一个人最好的作品,就是他自己。在身份社会逐步向专业化社会过度的当下,一个人越想得到社会认同,越来越取决于他的身份标签,也越来越依靠他自己在社会的角色扮演,而为国家流血牺牲是最快也最容易让别人记住的快捷方式。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
记住:“你怎么做,你的评价就怎样!”
面对部分年轻人拒服兵役,我们不能对这些年轻人持全盘否定论而污名化,要就事论事,不能因为这件事就把他们归纳为不爱国的那一类人,未来他们的人生也会因为这件事而受影响,社会的教育远比我们对他的教育印象要深刻的多。或许,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