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图第七十七章《损补》

道德图第七十七章《损补》

作者: 袁聆 | 来源:发表于2021-02-19 23:33 被阅读0次

平衡是大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神奇规律,一天分为白天和黑夜,人类分为男人和女人,事物的性质分为软和硬,有高必有低,有美必有丑...万事万物有阴必有阳。因为平衡,世界才得以在动态中持续发展。

记得上学的时候,经常会有个疑问,蛇、蚊子、苍蝇那么讨厌的动物,为什么还不灭绝呢?要是灭绝了该有多好啊。后来学了生物学才知道,所有动物的存在都不是偶然的,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物种,才形成了大自然界复杂的生态系统,形成了相互制约平衡的一个环境,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很多条食物链,所以,无论是位于其中的哪一种生物灭绝,都会对其他生物带来直接或间接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人类的灭亡。

所以自然界一切生物的存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平衡、和谐最重要!我们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要遵从自然界的平衡法则,无论是人类与动物,人类与植物,还是人类与人类之间,甚至是一个人的各个器官之间,都需要时刻调频,损有余而补不足,以达到平衡,方能长久。

可是当今社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自私,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古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今有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富裕的的人奢侈浪费,过度挥霍,贫穷的人省吃俭用却还满足不了温饱。

从国家层面来说社会的分工不均,必然导致社会动荡,影响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稳定。

从个人层面来说,记得孙岩老师在《大学》里面说过,一个人一生的财富是有定数的,你在某一段时间得到的太多,花的太多,那以后得到的财富就会越来越少,就算在这一世表现不明显,到下一世一定会显现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自己富裕的时候广施恩德,积累福报,把财富给出去,财富才能源远流长,这是是让自己实现平衡,也是让社会实现平衡。

无论是自然界、国家、还是个人,都需要遵守平衡之道,主动去除多余的,弥补不足的,才能实现长久存在。

相关文章

  • 【经典品读】天之道与人之道

    【经典原文】 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选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

  • 心观《道德经》(79)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

  • 读写《道德经》(七十七)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低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

  • 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读《道德经》第七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跟老子学生活:余者损之,不足补之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77:适可而止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77:补缺损余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

  •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

  • 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

  • 英韩5102青春不朽之杨庆芳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英韩5102青春不朽之杨庆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图第七十七章《损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wz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