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呆萌小狮子张开大嘴,紧张的扒着桥墩,眼看着就要摔了下去,墩面上还有两道挣扎的划痕,两旁站岗的小狮子不仅不帮忙,还指着它哈哈大笑起来,喂,还是不是一起镇桥祈福的小伙伴啦?友谊的小船真是说翻就翻…… 这组石狮子的照片,一夜之间红遍网络,单条微博转发过万,连人民网的官微,都被小狮子逗得笑出了眼泪,创作者@guodong的微博粉丝,更是达到了十万之多,广大网友对充满萌趣的石狮子的喜爱,远超众多人的想象,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石狮子雕刻这项古老的手艺,似乎焕发出了崭新的艺术魅力。 别看现在显得小众,石雕曾经可是主流民间艺术,石狮子至今也是中国最常见的雕塑艺术品之一。从古代的皇宫、宅院、官衙、庙宇陵墓到现代的商厦、宾馆、酒楼,政府,还有桥梁、碑、坊等等……情态不同,形形色色的石狮子出现在各种地方,或蹲或卧,或威猛刚健,或憨态可掬,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延脉数千年,为不同建筑增添着不同的风采。 说起石狮子的历史,那就不得不提张骞,出使西域的文化交流让这外来的美丽猛兽早早变成了我们中国镇宅的瑞兽。东汉时期萌芽, 隋唐时期是辉煌,明清时期受到了极大的发展趋于成熟, 石狮艺术不断大众化和世俗化。 遗憾的是,在当代,由于外来文化新兴文化的冲击,以及粗制滥造石狮对市场的污染,很多人对石狮文化形成了只是在大门两侧摆两个千篇一律的大狮子,专门用来撑场面的刻板印象,以至于在@guodong作品照片的转发里,不少人大呼,原来石狮子还可以设计得这么可爱!现代人实在是太有创意了!不得不令人叹惋。 其实古代同样有着和@guodong作品一样充满现代意义上“有趣”的作品,比如赵州桥、卢沟桥上几百只花样百出的石狮子都没有重样,甚至因为情态过于丰富,被文人墨客记载成了拥有生命魂灵的小精灵。中国没有野生狮子,这无疑给古代人民留出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又因为它不像龙凤那样专属王公贵族,民间艺术家往往可以就胚取材,尽情发挥,想放就放,想收就收,雕刻出的作品古朴自然,稚拙活泼,如同小猫小狗般神态可爱,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除了纳福之外,还有了嬉戏玩偶的属性。网红小狮子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石狮工艺在对西方流水线刻板模仿中的一次返璞归真。 不过,网红小狮子风格的返璞归真,设计却实实在在是充满现代色彩。石雕制品种类繁多,但传统收工加工技法大致相同,一般分为四样,一捏二镂三剔四雕,一捏就是打坯样,有的石雕是画草图,有的是先捏泥坯或石膏模型。二镂就是根据线条图形先挖掉内部无用的石料。 三剔又称摘,和镂互补,根据线条图形挖掉外部多余的石料。四雕就是最后进行耐心细致的雕琢塑形啦。 @guodong并不是真正刀工娴熟,经验丰富的老石匠,他甚至都没有亲自雕刻过,对可爱石狮的妙趣设计都来自对互联网相关软件的应用,但依然依靠良好的结构比例意识和充满灵气的创作获得了广大网友和手艺人的认可,进行了合作生产。我国如今已经相继开发出了许多新型多功能的石雕加工机械,互联网+时代,更多人参与石雕设计,3D打印石雕,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令人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