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读书
自给自足者方为真正智慧之人

自给自足者方为真正智慧之人

作者: 别具一格格 | 来源:发表于2023-09-15 07:33 被阅读0次

      自给自足者方为真正智慧之人

    自给自足,自己即一切,无欲无求,才可以说“我只占有自身之一切”——毋庸置疑,幸福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这一点。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对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做出过多的重复。

    实际上,同样的思想在商福特那措词十分巧妙的话语中也出现过:“幸福不是可以轻易获得的东西,只有在我们自身中才能发现它,在别处是无法找到的。”

    但是,当一个人确信不能依靠其他人,只能信赖Ta自己时,生活的重担和糟糕的处境,危险和烦恼——这些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产生的——就不仅数不胜数,而且无法避免。

    比如:饮酒狂欢,追逐名利,生活奢侈,这些都是我们追求幸福的最大障碍;虽然它们会使我们的悲惨生活发生改变,会使我们享受到种种愉悦、欢快和乐趣,然而,同样地,这也是一个危险的过程——一个势必会导致失望和幻想的过程。

    且,在这方面,同样无法避免的附属物就是那不断变幻的谎言就像我们的肉体为我们的衣服所遮掩那样,我们的精神也被谎言蒙上了一层面纱。面纱一直存在,而且我们只有通过它,才能时而猜出一个人的真实思想;就像我们通常按照一个人的衣服大小来对他的体型的一般状况进行判断一样。

    因此,一切社会势必包括——这也是其生存的首要条件——成员之间的互相适应以及社会对成员做出的制约。这表示,社会的规模越大,越让人感到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时,Ta才是Ta自己;如果Ta不喜欢独处,那么,Ta肯定也不热爱自由。因为唯有当Ta孤独无依时,Ta才会享有真正的自由。

    人们在社会中,常常感到不物和蒙张,这种长抑感就像社会必然存在的附属一样,让人难以摆脱。一个人的独立性越强,越无法成为与他人交往关系的特性品,应该根据一个人的价值的大小来决定,对独居所持的态度是欢迎、忍耐还是逃避——当一个人独处时,可怜的人感受到的是他的所有不幸,而聪明人享受的却是独居的高尚伟大;简单来说,每个人都是他自己,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进一步说,倘若一个人的自然禀赋较高,那么,Ta自然而然地会感到寂寞冷落,而且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Ta周围的环境对他的上述感觉进行了干扰,那么,对Ta而言,这个环境就是不适宜的;倘若Ta必须面对许多与Ta性格不同的人,这些人将会向Ta施加种种影响,破坏Ta精神的宁静。实际上,Ta们会使他找不到自我,却又无法拿出任何东西来对Ta的损失进行补偿。

    不过,人与人之间在肉体和精神两方面均由大自然确立起广泛的差异时,社会却漠视这些差异或试图消灭它们;或者,不如说它建立起了种种人为的差异——地位和身份的等级,这种等级往往与大自然建立的那些广泛的差异不同。这种分类的结果是,那些被大自然置于低等地位的人的身份抬高了,而那些在大自然中居于高等位置的极少数人的身份则降低了。

    在社会中,一旦占据多数的粗鄙者掌握了权力,少数优秀的人往往总是对这个社会退避三舍。在社会中,权利的平等就是对伟大理智的冒犯,由此势必会要求平等,普通百姓对此欢呼雀跃;与此同时,能力的不平等代表着相应的社会力量的差异。

    而所谓善的社会——这种产物是非法的——对一切权利要求予以承认,却对理智要求予以否认;在这种社会中,人们被期待在面对各种形式的堕落和沉闷、愚钝和麻木时都能表现出无限的耐力。而如果要表现个人的优点就必须以谦卑的面孔出现,或者,只能藏而不露。理智的优越性之所以冒犯众怒,仅仅是由于它自身的存在,而并不是出于本意。

    在所谓善的社会中,最糟糕的除了它让那些我们并不赞赏也不能让我们动情的人成为我们的朋友之外,更严重的是它还扭曲了我们的人性,让我们无法自然地发展。为了协调起见,我们在它的压迫下变得枯萎衰竭,或者我们的模样被彻底改变。理智的对话——不管它是严肃的还是幽默的——只对理智的社会适用;它根本不适合普通人,对于后者来讲,它势必是陈腐不堪、令人感到乏味的。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做到自我克制,为了变得像其他人那样,我们将不得不丧失四分之三的自我。

    毋庸置疑,为了弥补我们在这方面的损失,这种交往也许会受到谴责。但是,一个人的价值越大,Ta越是发现Ta失去的要比Ta得到的多得多,而获利的则是对方。因为一般来说与Ta交往的那些人都是名誉扫地、道德沦丧者——也就是说,除了烦恼、无聊、厌恶或者自我克制(它能够反映一种必然性),Ta从Ta们那儿什么也得不到。所以,大多数社会建立的目的就是让这样一些人得益,而这些人将用自己的孤独来换取社会提供的益处。

    不仅如此,社会为了给真正的——上面所说的是理智的——优越性寻找一个替代物(很难碰上这种替代物,就算偶然发现了,也是让人无法忍受的),曾异想天开地采纳了一种不真实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是以任意专横的原则为基础的,并且本质上是约定俗成的,就像是一种在较高层次流传的传统,它就如同一道可供替换的口令;我指的是上流社会的时尚。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这种虚假的优越性与真正的优越性发生冲突,它的弱点就会暴露无遗。进一步说,这种好的时尚的出现也正意味着缺乏好的理智。

    任何时候,一个人与除Ta自身以外的任何人——甚至包括Ta的朋友或生活的伴侣在内——都不可能完全和谐一致。气质与个性的差异或多或少都会导致不和——即使这种不和的程度可能非常轻。

    其实,世间所能给予的最大恩惠,就是思想真正的平静、灵魂深处的安宁以及身体的健康,而这些只有在独居中才能获得,而且,唯有身处绝对幽静之处方可达到这种平静和安宁持恒的心境。

    所以,倘若说人自身之中有什么东西既高贵又有价值的话,那么Ta的这种生活方式本身大概就是可以在这个悲惨的世界中找到的最大幸福。

    简单干脆,直截了当地说吧,不管友谊、爱情、婚姻的纽带多么牢固,最终一个人只能关照他自己的福利,最多只能波及Ta的儿女。通常来讲,你与Ta人的关系越密切——不管这种关系是私人关系还是工作关系,有时候,你的生活就越糟糕。古人的一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无道理的。

    诚然,孤独和寂寞也有不好的地方,然而,如果你不能突然体会到孤独的不利之处,至少,你可以发现这种不利是确实存在的,在这方面,社会非常狡猾;它使你与Ta人的社会交往显得好像是一种令人高兴的消遣,它还常常带来巨大的、难以弥补的危害。所以,应该训练年轻人从小就适应独处,因为,到最后,这是通往幸福和心灵宁静的必经之路。

    由此就产生了如下状况:一个人如果彻底依赖Ta所拥有的财富,并且只看重Ta自己,那么,Ta的生活就能过得十分幸福,非常幸福。

    古罗马哲人西塞罗对此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在这样的条件下势必会过上幸福的生活。”一个人在Ta自己心目中的地位越高,其他人在Ta心目中的地位就越低。正是这种自我满足的情感阻止了那些具有极大个人价值的人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这种牺牲基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更别说,一意孤行,真的实行自我克制了。一般人都喜欢社交、讨好卖乖,这根本就是另一种情感。

    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讲,独处比陪伴别人难得多,所以他们宁愿与人交往。除此之外,真正有价值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那些无足轻重的人却倍受赏识。于是,隐退一下子就成了一个人品质高尚的证明和结果,而且,还会是那些具有某种价值的人的真正智慧的表现。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给自足者方为真正智慧之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bm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