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唯仁者 能好仁?

为什么唯仁者 能好仁?

作者: 遇见哲美 | 来源:发表于2021-07-14 22:56 被阅读0次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wù)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真正懂得如何喜好人、如何憎恶人。”

为什么仁者能好人、恶人,不仁者不能好人、恶人?

仁的特征,首先是“克己复礼仁者,私欲克制了,才不失中正。/好

真正的仁者会平等观待所有的人,”克制私欲的目的,根本上还是为了利他。真正的仁者,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恰到好处地找到一个最合理交往的立足点,同时也因为他不被私欲所蔽,才能够把事情看得清楚。所以,只有这种仁者才能够好人、恶人。

一个仁者观察到世界万物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认识到我们的人生,世间的所有利害都是从人际关系中推展出来的。当此一个仁者首先能够从以自我为中心的私欲中不断挣脱出来,平等观待自他一切众生,不失中正。当他看见了一个人的长处,决心要向他看齐;看到这个人的缺陷,去想怎么样帮助他改善、净化。

有私欲的人,使心随私欲而转,导致“所好”不能真好,“所恶”不能真恶。一个人有了私欲就不能真正好人、真正恶人。

作为家长,我们在教育孩子中,对孩子的好跟恶,有问题吗?

我们赞叹或责骂孩子无非是他的所作所为是否与我的想法、我的要求相应。如果他不听话,与我的想法不一致,产生矛盾,我就不高兴,甚至会痛苦。如果他顺着我的想法,我就高兴。我们爱人或者恶人,都是出于这样的一种心态。

我们的意志与想法其实都是跟我们的私欲相应。如果要求自己的孩子考清华北大,自己却把最美好的时光放在打麻将、说闲话上的话,传递给自己孩子的也是如此这般的平庸和无志向。教育是传递,是心与心的传递。我们自己没有“克己复礼”,把自己从私欲中挣脱出来,传递给自己孩子的也无非是与私欲相应的一大堆东西。

我们把苦乐建立在外境上,并且在“利他”力量推动下,就会强烈地想改变他人,却忘记改变自己,认识不到改变他人一定是在改变自己基础上的一个心与心的传递。因为“利他”的推动,我们还会把“合理嗔”当作一个教育的手段。利他不是一个口号,是建立在克制私欲、自我调伏的基础上的一个心与心的传递。我们自以为在“为了孩子好”、“为了学生好”、“为了他人好”的动机之下,可以恣意妄为,将贪著和嗔恚,都当作利他的手段,其实背后隐藏了非常狡诈的烦恼。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唯仁者 能好仁?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wù)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真正懂得如何喜好人、如何憎恶...

  • 《论语》读書笔记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①,能恶人②。” ...

  • 论语,里仁(2)“装”

    里仁为美。 子曰:唯仁者能好(四声)人,能恶(wu)人。 翻译:只有仁者能真正爱人,真正厌恶人。 仁者,君子也。这...

  •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里仁3

    里仁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白话 夫子说:“只有仁者能够对好人好,对恶人恶。” 释义 能好好人,能恶...

  • 儒联:仁者能好也能恶,君子不重则不威。2019-01-25

    仁者能好也能恶, 君子不重则不威。 集《论语》句。上联出自《里仁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下联出自《学...

  • 仁者到底有没有好恶——论语贯通76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

  • 《择善》----作者:李宗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出自《論語·里仁4.3》) “仁”,是“天地境界”的:简称。《中庸》曰:“唯天...

  • 钱穆《认语新解》里仁之一

    里仁二三章,“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本是语意极浅...

  • 学仁要诚,行仁要正

    蜗牛拆书之《论语》:里仁篇第四3-4 4.3【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 【注释】 ①好:音hà...

  • 系列读书013-《论语》里仁第四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从心、从脑选择仁德;“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爱人、厌恶某人,有边界感、有规则。 “人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唯仁者 能好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bu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