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是一个传奇。曾经登上人生巅峰,也曾跌落到深渊;曾是亿万富翁,也曾是阶下囚徒;尝过家庭的幸福,也经历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让人唏嘘不已,但更让人内心震撼。
“不管做什么事,你要先搞懂再做,不懂的事,先向别人学习,不然亏本了都不知道为什么。”
褚时健自小家境贫寒,15岁丧父之后,他辍学回到家中,开始酿酒谋生。
酿酒程序多,耗时长,温度,火候,都有严格要求,很多大人都做不好,不是水烧干了,就是食物烤糊了。但是他却做得很好。他能精确的计算时间,隔两小时就起来添加柴火,搅拌粮食,从来没糊过。 别人3斤玉米酿一斤酒,他用2.5斤玉米就能酿出来,而且质量远在别人之上。
从那时候,他就知道,做生意就要懂得如何核算成本,如何提高质量,“不管做什么事,你要先搞懂再做,不懂的事,先向别人学习,不然亏本了都不知道为什么。”
褚时健回忆:“不是我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而是我善于学习。我一直有一种意识,那就是,人活着就要干事情,干事情就要干好。”
35岁的时候,他成为糖厂的厂长。
厂子效益差,员工多,发不出工资,亏损严重。他在糖厂工作一个月以后,就迅速找到亏损原因:燃料成本太高。褚时健说不通技术人员,就自己想办法改土灶改燃料。他穿着背心短裤,天天泡在灶火边,每天被火烤得浑身流汗,人变得又黑又瘦。
经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当年糖厂不仅还清了20万的债务,还有了8万的利润。
褚时健回忆:“不是我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而是我善于学习。我一直有一种意识,那就是,人活着就要干事情,干事情就要干好。”
他说:“做一件事,力气一样花,马马虎虎的做,力气就白花了,认真总是没有错。”
51岁的时候,他调任玉溪卷烟厂任厂长。
烟厂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设备落后,效益低下,他不退后,不逃避,临危受命,迎难而上。
他前后经历了设备改革,技术改革,原料改革,每一样,他都力求做到最好。
他去美国学习,整整一个月,天天往烟田里跑,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分析比较,借鉴经验,最后制定出规范种植的10条铁律。
17年间,他亲手将一个地方烟厂打造成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企业,为国家创造991亿利税。
他成就了全国知名的“红塔山”,光这个品牌,就价值400多亿。
他说:“做一件事,力气一样花,马马虎虎的做,力气就白花了,认真总是没有错。”
他是一个天生的企业家。作为烟草大王,他值得人们尊重。他有责任,有担当,无论老天给了他怎样一副烂牌,他都会竭尽心力,凭聪明智慧,凭钻研创新,凭着认真二字,凭成本和质量的核心,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不是偶然,而是他始终践行他的企业家精神,持之以恒,坚持到底,追求卓越,敢于跨越。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就会做到顶尖。
巴顿将军曾说过一句话:“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上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
1995年,他被匿名检举贪污受贿。妻女被关在洛阳监狱。同年,爱女褚映群在狱中自杀。
71岁的他,因经济问题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74岁获批保外就医后,他又回到了当初离开的地方——哀牢山,承包了两个山头,1500多亩山地,一年28万的租金,租期30年。开始当农民,种橙子。
白天坐在地里,一呆就是大半天,了解土壤、水、株距、施肥、日照等最基础的情况。
晚上他读书学习,通宵达旦,笔记写的密密麻麻,书上画的纵横交错。
他不照搬经验,也不迷信权威,而是请教培育专家,经过实地考察,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和雨水等,对种植方法进行不断改进。
当王石赶赴哀牢山,褚时健和他聊的,是如何种植橙子这些事。当王石问及何时才能挂果时,褚时健说要六年以后。王石心里深深感慨,如此高龄,还如此坚强豁达!
王石说:“人生最大的震撼在哀牢山上。是穿着破圆领衫,带着大墨镜,戴着草帽,兴致勃勃的谈着六年后橙子挂果的75岁的褚时健,六年后,他是81岁的高龄了。”
褚时健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回头看看,我这一路走来,没有白费精神。我办事认真,确定了目标就追求到底。在每一个工作的地方我都有人生的记号”。
我活着为了什么?只想赢,不想输。
海明威说:“人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人可以被毁灭,不能被打败。褚时健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红塔山,不仅是褚橙,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精神。
吴晓波说:在我们这个时代,褚时健的另一个价值在于,他用顽强的人格魅力走出了那座“哀牢山”。
《褚时健传》中谈到,无论是做企业家还是做普通人,一定要做一些有价值的事,只有这样,人活着才有意思。
或许他并不在乎这些树在他活着的时候是否能结果。
一个人有多伟大,就看他能看多远。 他像一座丰碑永远立在这个时代。
2019年3月5日中午,褚时健去世了。
有人曾问褚时健:“褚老,你希望留给自己的墓志铭是什么?”
属龙的褚老缓慢而坚定地回答了五个字:褚时健,属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