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读书
易经详解 | 第二十二 贲

易经详解 | 第二十二 贲

作者: 天泽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12:07 被阅读74次
    上艮下离  山火贲

    噬嗑乃刑狱之卦。普天之下,唯监狱中之“思想改造”最为虚伪无耻,故<噬嗑>后继之以<贲>,贲,虚饰也。贲为多音字,为甲骨文之后才有,义同<焚>,音fen2,ben1。在此音bi4,义为<文饰>。

    <噬嗑>之覆卦即<贲>,上山下火,火烧山林,正是焚山之象,故<贲fen>为<焚>。上艮为小人,下离为文明,小人之文,虚伪巧饰,上大离下离,皆中虚,故贲(bi)有虚饰之意。以山火之附丽而拟<文饰>,以言虚文之亮丽、伪饰之矫輮也。

    <亨,小利有攸往。>

    <贲>卦无<巽>,不见<利>从何出。仅初九和六四应,九三又阻之,亦不见亨从何出,仅见上互震之行,往外而动,<有攸往>也。火烧山林,山火过后必有烧熟之山珍,坚果之类,此皆为初民之基础食物。艮为狗、狐、山羊,黔喙之属,亦为果蓏之属,震为蕃鲜,往见此类,当可称<亨>、<小利>,故曰<亨,小利有攸往>。

    上艮山焚毁,成<兑>,兑,悦也,为口,口得食,即亨(亨通)。原始蛮荒,刀耕火种,火烧蛮荒而<悦>,今则不可矣。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初九在离火之下,离为火,故曰<贲>,即<焚>。初九上应六四,六四在上互震,为足。初九之火光映照震足,故曰<贲其趾>。下互坎为车,初九不在车上,下车了,故曰<舍车>。上互震为足、为行、为动,舍车,只能徒步而行了,合则<贲其趾,舍车而徒>。

    <六二。贲其须。>

    三、四、五、六四爻所组成者,为一大离之象,亦为一颐口之象,横置则为:

    颐口之象。六二在口下,口之下,<须>也。六二在离中,离为火<贲>,合则<贲其须>。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九三在离上,为<贲>,九三又在下互坎中,坎为水,故曰<濡>,火烧起有水浇灭,即不致灾,一边烧啊,一边浇灭啊,即此意。如:语气助词。九三刚正,承乘皆柔,刚性已减,承乘得类,故曰<贞>,正位,正好(火得水济)之意。永,长久之意也,火焚山林能经常得到水(濡、雨)之济,当然永远吉利,<利永贞>。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六四在上互震中,震为木,震反象即(巽)。震为活木,巽乃干燥之死木。活木烧尽,即“灰”也,灰色白,巽又为白,即<皤>,皤,素白色,意为<白艾>。艾草晒干色白。震为马,马善跳跃,火势之旺,亦如白马之驰。先民将火势拟为<白马翰如>,翰如,锦鸡高飞之象也。下互卦坎,与下卦离纠缠,有水火既济之象,坎离载天地之中气,六四与初九正应,阴阳相合,润燥调和,喻男女人伦之事,故曰<婚媾>。下互坎位正,坎失正,即智而失正,为盗寇。今坎位正,非寇也,故曰<匪寇>。马行遇合,迎亲之队伍也,故曰<婚媾>。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六五在上艮之中,艮为山、丘,下离为网,上互震为木,木竹作网,篱也。山丘而围之以篱,园也,合则<丘园>。六五与六二敌应,六二所在之离火不能焚及丘园,火光映照所至,丘园亮白如昼,故曰<贲于丘园>。上九失正,正则上卦为坤,坤为众,为布,上艮为手,喻<束>,布即<帛>,合则<束帛戋戋>,戋戋,织物轻、薄、少之意。六五失正,下又无应,处上互震木之上,有被焚之危险,六五处境艰难,故曰<吝>。下互坎之水被下离火蒸腾,化为上艮之反<兑>而成泽(雨),丘园得雨泽,终免被焚之忧。故曰<终吉>。

    <上九。白贲,无咎。>

    火势一致山顶,山林已被焚尽,艮山倾覆而成震木,震木被焚而成巽木。

    焚而成巽木。

    巽,为<白>,火已焚至白炽化,是即将燃尽之象(上艮又为止),艮反又为<兑>泽(雨),雨已将至,故曰<无咎>。

    贲,大火焚烧山林之象,贲之中心在六五之<丘园>,丘园,家园也。火烧山林,无伤丘园,吉也。往而得食,小利也。舍车而徒,辛苦有得也。贲覆,防伤身也。贲如濡如,好事难得<永常>也。婚媾,人伦之大也,见火势如驰马,而联想迎亲之车马,繁衍后代之思也。丘园无伤,火光映照,如色彩之装点,艳丽无比,虽险而终吉。白贲,草木已焚,只剩白地,正好种植,无咎。

    贲以火烧山林之象而喻文饰,火乃文明之始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注1)。文饰太过,虚而浮华,(离火中虚),终有自焚之险,文而不及,荒野不能焚尽,犹为荒野,<质胜文则野>。君子之道,文质相当,方能<彬彬>。

    伪诈之人必喜虚饰。

    初九不得位之时,舍车徒步,虚饰其足(行于足下),以示亲民也。

    六二,须乃无用之物,装饰其须,意在暗喻其口(将有言也)。

    九三<濡如>,谎话说多必口干,濡润口唇也。

    六四<皤如>,白话连篇也;<翰如>,天马行空,口无遮拦也,地位越高,说谎话的胆子越大,象从此出。

    六五在六四之上,虚上之虚,其虚无比,只如戋戋之束帛。

    上九<白贲>,虚饰至极,位既不正,众虚之上,一点颜色、味道皆无(兑为刚卤,咸盐也,艮为兑之反,毫无味道)。

    注1:先秦·孔子《论语·雍也》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④,文质彬彬⑤,然后君子。”

    【注译】①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②文:文采,经过修饰的。③野:此处指粗鲁、鄙俗,缺乏文采。④史:言辞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⑤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评析】这段话确切说明了文与质的对立统一,文与质相依存、不可分离、同样重要,以此比喻理想的君子人格模式——文质彬彬。因而,孔子表达的”文质彬彬'与现在的含义,有一定的区别。

    贲卦所取用之象:

    坤:布(帛),众多(戋戋)

    坎:车、水、寇(位正则非(匪)寇)

    离:火、稚(锦鸡)

    震:足、马、活木

    巽:白色、白艾、鸡、干燥之死木

    艮:山、禽鸟、走兽、过蓏、丘园

    兑:口(亨)、泽(雨)

    (微信公众号tianzeshuyuan9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易经详解 | 第二十二 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cc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