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叔在《一年顶十年》书中分享了他对平台选择的克制,也是他践行的原则。
在2016年,笑来老师推荐两本书:《领导梯队》和《原则》,强调一定要建立自己对很多事情的原则。
之前不懂克制,没有建立自己的筛选标准,不但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而且付出不小的代价,比如:
1、选择不合适的合伙人,内耗就足以消磨心力,影响团队士气。
2、选择不合适的客户,不但没有达成双赢,反而占用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3、不断囤课程,学了但没践行。
所以在做选择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自己能提供什么,一定考虑沉没成本。
克制,不是认输,不是主动放弃,而是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只做正确有结果的事。不妄动也是种行动。
这两年,坚持复盘反思,目标不断聚焦,每年只追求生活、工作、学习各完成一件有成就的事便可,反而经过这种精简后,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专注践行,不知不觉中,发现找到了生活、工作、学习之间很多连接点,逐渐有一点点在享受到复利的感觉。这或许就是笑来老师说的“意外惊喜”(Serendipity)。
怎么训练克制呢,就是逐步建立自己对很多重要事情上的原则,特别是会花你用一生或者几年时间去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认知自己,不断修正选择的标准。
比如:如何选择书、朋友、合作伙伴、团队成员,甚至是衣服、食材、出行方式和娱乐方式。
我现在正在建立买衣服的原则。
在买衣服这件事上,我是一个选择恐惧症患者,不果断,经常犹犹豫豫,喜欢多逛多对比,经常是看花了眼。
有时候,一冲动就买了很多衣服,但买了又觉得不合适,便一次也没穿过,浪费了时间和钱;
有时候,看中一件还不错的衣服,想想后面说不定还有更好的,就再看看吧。但事后还惦记那件衣服,心想还是挺合适的,要是当时买下就好了,于是专程跑过去买回来。
有时候,看中了几件衣服,选择恐惧症犯了,一件也没买。
经过反思发现,买衣服这件事是一辈子都要做的,需要消耗心力和时间的事,而我之前的行为方式,浪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在选择、试穿、犹豫上,真正享受到更多购物乐趣。本质上是不清楚自己的喜好,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衣服。
于是,现在在买衣服这件事上,开始对自己有要求:
一次试穿就决定是否合适,不合适就不再惦记了;
若合适,价格也不错,立刻买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