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都喜欢说“在路上”。我也想踏上一条写文的羊肠小道,可是路在何方?
四处找寻,处处碰壁;多方讨教,几位前辈似乎给出了大致相同的方向。
琴雪_山人老师说:生活琐细,他演绎不来传奇,文学本来是为人生的,慢慢地写出自己的人生,也许能沉淀出深厚。不迎合不虚拟,在琐碎的场景里拍摄,就像一幕幕镜头似的还原生活本真,把世间浮绘图描画好,就是他的使命。
这一点我非常有认同感。世间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多数生活都是平淡的,哪有那么多传奇?处处迎合,时间久了只会迷失自我。在琐碎的生活中还原本真,沙粒中沉淀出来的也许就是那一粒珍珠。
还记得简婶儿儿也这样跟我说过:把平时说的话用文字写出来,先把事儿说明白,然后再慢慢修改,进而去追求情怀。
我明白婶儿的这句话。就像婴儿学步,首先得学会走,才能慢慢学着奔跑。作家就是运动员;专职写作者就是职业运动员;每个作家的写作风格或者擅长的文学体裁就是运动员专攻的项目领域。而我只是那个摇摇晃晃在学习走路的人。
相比之下,林老师说的“有主题的思路”,要求就高一点了。
林老师说:写一篇文章首先要有目的性,就是作者想表达什么。景物的描写,以及情感的蓄发都围绕这个主题去展开。
我说我的情况是:一没有主题、二没有思想、三没有积累,命题写不了、故事编不了、景物描写更白搭。
后来林老师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跟着你走,这句话适用于每个人。
那么,我就应该首先学会走路,然后找到一个方向,尽量把它走成自己的路。
综合以上几位老师的心得,我给自己初步定出来一个小目标:每天不必写太多,一段话足矣。找到一个物体、一件小事、一处风景……任何生活中的一点,试着去仔细观察,然后想办法用自己的话把它描述出来。
注意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像小学生一样先把每一句话的主干(主、谓、宾)说完整,再试着慢慢去增加定语、形容词、转折词,从最简单的句子到复合句式,着重去练习一段时间,然后再开始写完整的作文。
当然,也许这又是我一时的脑热,赶紧先记录下来,以观后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