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个不太被理解的群体的话,我想大概农村的毕业大学生们是,再要强加个设定,那就是在大城市打拼的他们。
他们的内心大概都有个弦,偶尔就会出来提醒自己。
早就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然后活成了别人眼中的乖孩子,拼了命的学习,高考只想考一个好一点的学校。
上了大学才真切体会他在前18年的生命里拼命学习,而有的人已经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如果夸张的话,退一步讲,他们都有了一个可以拿的出手的才能,而自己什么都没有,那一瞬间,有些失落无助与自卑。
尤其是第一堂课时,你发现即使大家以一样的高考分数考到同一所大学,彼此的差距还是非常大,当你听到周围的同学对即将要学的大学知识竟然也知道许多时,那时彻底慌了。

如果这是一部电视剧的话,我猜编剧一定会写一个一直拼命学习拼命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可别人前期所接受的教育所有的见闻不是白费的。,而别人的家庭给予他们的智识,也让他们得以更好地发展。
所以慢慢开始觉得拼命努力有时候看起来有些徒劳,甚至有些可笑。
以前觉得谈原生家庭有些不孝,可自己也慢慢感觉有些东西原来早就深入到骨子里了,比如这莫名其妙的自卑感,和做事情时总要考虑很多。那些本身自带的局限,想要突破于普普通通的我们来说太难,可能认命然后本分好好的生活着是最好的选择。
迷茫过,堕落过,也振奋过,在去兼职的地铁上偷偷摸过眼泪,周末过得比周内还累,不过每次得到肯定,或者每次拿到工资,幸福感就溢出了心头,还不忘自夸一下我还是很厉害的。

工作后,没有人给你铺好路,你从零开始一步一步爬,说起来工资也不定低,可是要合租,要想着家里已不再年轻的父母,要想着未来你该在那里落脚等等,这些都筑成了心里的那个弦,时不时就要蹦出来提醒自己。
你的同事有时候不会真切的理解你这么小心翼翼的规划是干什么?每年回家都会给家人带好多东西,给小辈红包,看到父母脸上喜悦以你为傲的表情,你觉得一切都值了。长辈们开始催婚了,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单身的不是村里那些没学历的青年,而正是我们这样的人,不知道该找谁?
这群人过的很辛苦,甚至一点也不出色,他们被身边的人觉得没必要这样生活,被老家的人调侃着是大城市生活的人,日子过的不一样,但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那些委屈的日子里,那些挫折里,最后还要自己摸干眼泪收拾那一地的鸡毛,因为没有依靠。
不过他们是幸运且勇敢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自我安慰),走出来就以足够勇敢,突破了那个套子,起码他们的孩子可以比较安心的去追梦了。
(文章部分想法过于偏执,多担待,我情绪比较激烈时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