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抟抟,读《人体复原工程第三篇第7章第6章第8章》心得

抟抟,读《人体复原工程第三篇第7章第6章第8章》心得

作者: 中医范儿青年孵化教练 | 来源:发表于2019-04-15 22:42 被阅读0次

    要点:

    一、先看第七章,再看第六章

    二、上网百度“腔肠动物在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补充对“胆”的认知

    胆汁,通常是由肝脏肝细胞产生胆汁→经过毛细胆管、胆小管、小叶间胆管汇入→左右肝管→再进入肝总管→然后通过胆囊管进入胆囊内储存、并进行浓缩,当进食的时候,胆囊收缩,胆汁排入→胆总管→经过肝胰壶腹→从十二指肠大乳头排出→流入十二指肠。(成人胆汁的分泌量为,800到1000毫升/每天)(十二指肠与胃接续,是小肠的起始端,呈“C”字型,长度大约相当为人的十二个手指的并拢,故名十二指肠,包统胰腺头部,可分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如果长期饮酒,或者进食刺激性食物,很容易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但不会癌变,长久的溃疡容易导致十二指肠穿孔。)


    1、中精之腑(贮藏和排泄胆汁)

    胆,原作瞻。《说文·肉部》说:“赡,连肝之腑,从肉詹声。”胆在右胁之内,附于肝之短叶间,其形若悬瓠,呈囊状,现代称之为“胆囊”。胆内贮藏胆汁,是一种清净、味苦而呈黄绿色的“精汁”,亦称“清汁”,故《灵枢·本输》称胆为“中精之府”,《千金要方》称胆为“中清之府”,《难经·三十五难》称之为“清净之府”。“肝之余,泄于胆,聚而成精”。胆汁由肝脏形成和分泌出来,然后进入胆腑贮藏、浓缩之,并通过胆的疏泄作用而入于小肠。胆汁“感肝木之气化而成,人食后小肠饱满,肠头上逼胆囊,使其汁流入小肠之中,以融化食物,而利传渣滓。”

    若湿热蕴结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发为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其气上通于脑(胆气循行于外眼角),脑下通頞(连到两眉中间),頞下通鼻(眉中直下通鼻子),故胆热移于脑时(当胆热热随胆经走动),其热常下经頞犯鼻(胆经热盛就会从眉中下至鼻子),发为鼻渊(燔灼鼻肌膜,热炼津液形成流鼻涕);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胆汁的分泌排泄受阻,则会影响脾胃的受纳腐熟和运化功能,而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症状;若湿热浊邪滞留胆系,久经煎熬,尚可形成砂石,阻闭气机,则出现右胁胀痛或痛引肩背不适,甚或局部剧烈绞痛;若胆气上逆,则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症状。

    2、少阳枢机(中正之官)

    阳气,对于生命活动而言,是维系生命的根本。心无阳,则无以主神明而为君主之官,肺无阳则无以主气而为相傅之官,肝无阳则无以主罢极而为将军之官,肾无阳则无以主封藏而为作强之官,脾无阳则无以主仓廪而为谏议之官。

    少阳胆经是处在半表半里之经,虽然阳气少,却有 “通达阴阳”的功能(子时是阳气生发的起点)。五脏六腑的阳气在胆的疏导作用下得以源源不断生发出来,即五脏六腑的阳气生长都依赖于胆的运行。

    “通达阴阳者”,就是说,是胆在子时(或早春时节)承接阴阳转换的任务,以起到托阴升阳的作用;胆又因为处在半表半里的方位,所以具备既照应五脏又照应六腑的功能。由此不偏不倚地成为中正之官。胆,本质上是一个枢纽机关(能开能关的门轴,我们平时只见门里门外的不同风景和不同的门,却忽略了门轴的存在)。

    草木不是自己生长,而是禀大自然之气生长。春风一吹,竹笋往上生长,柳条往下垂,各自的姿态都不一样,各自都按各自的规律来运行,而它们的共同规律都是得到了这股生发之气。在我们人体而言,肝得生发之气能疏泄条达,胃得生发之气能收纳下降,脾得生发之气能运化,胆是少阳之气,代表春天这股生发之气,五脏六腑都需要这股生发之气。所以《黄帝内经》上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这一绝妙观点。

    肝胆互为表里关系,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谋虑与决断两者当然是不一样的。善谋虑者,或许其谋虑有一大堆呢,但是究竟用其中的哪一个?他却无法取舍与抉择的;而善决断者则要更高明些,因为他能从众多的一堆谋略中选择出那条最正确、最合适或者说是唯一正确的谋略出来,以供最终“一招定乾坤”。无谋虑必然无决断,而决断中正不偏、要靠胆自己的恰到好处的功夫。“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即肝像军委整个总参谋部,而胆更像参谋长。

    胆的决断,还反映了人体正气的盛衰。只有正气强盛,内气充实的人,才能“胆气壮”,才能主决断而有果敢行为。由于正气对外邪具有抵抗作用,所以胆气的壮与弱,标志着人体正气的盛与衰,也标志着人体抗邪能力的强与弱。人有决断和果敢,其生理功能就处于旺盛状态;如果决断不出,其生理功能就处于平静或低下状态。这种不同的生理反应在防病治病方面是有重要影响的。《素问·经脉别论》指出:“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这里的勇怯,即反映了胆气的强弱。它不仅说明了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还反映了人体脏腑功能状态和气血运行的盛衰等。

    3、关于胆,“奇恒之腑”的一些争论与引文

    传统认为,“恒腑”包括五脏(合心包为六脏)、六腑十二个器官,这两类器官的“相使贵贱”各不相同,六脏、六腑两两相配伍,构成了机体的六大功能系统。“奇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器官。

    奇腑、恒腑的功能不同:“恒腑”中的六腑功能在《内经》时代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例如,“胃者五谷之腑”,“胆者中精之腑”;“恒腑”中的五脏功能虽比较复杂,但通过试验仍然可直接观察到,例如肾脏的泌尿功能,肺脏的呼吸功能,以及胰腺、脾的分泌和运输功能等等。“奇腑”的功能则最为复杂,其功能不但不能直接观察到,而且通过试验也不能直接观察,例如脑的调节功能,髓的造血功能,骨的杠杆作用,脉的运动和调节功能等等,这些功能只能通过试验间接地分析、研究,这也是古人将“奇腑”功能分散到五脏中的基本原因,也是该类器官命名的主要根据。

    新观点:

    奇腑、六腑是形态结构、生理病理绝然不同的二类器官,奇腑、六腑中的胆,并非一物。奇腑除脉以外(因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则自身相配,构成功能上的相互联系,共成三对。例如:骨髓—骨,脑—脊髓,胆—女子胞??显然,胆腑配女子胞不成体统。

    在东汉时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一书上已收载,蛋字只到宋朝时代才在有关字典中收载,而《黄帝内经》一书成书于秦汉时期,我们认为奇恒之腑的胆应是指睾、卵巢,为示区别宜用“蛋”字假借。我们若以“蛋”代“胆”,将其放入奇恒之腑中,令其代表睾丸和卵巢,则脏象理论的面目为之一新:1、蛋字本身就含有生机内存之意。2、胆腑不再一脏占有二个位置。3、肾不再藏生殖之精。4、生殖之精有了真正的归宿。5、脏象理论中有了生殖系统一说,这样,既符合人体的实际,也能为西医同道所理解,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从奇腑与恒腑的四点区别来看睾丸(卵巢):1、位置:睾丸不在“胸胁腹里”之内,卵巢虽然位于盆腔,但盆腔不同于腹腔,不在腹膜有包绕之中。2、形状:睾的形状似鸡卵,卵巢的形状似鸽卵,左右各一,并且对称。形状虽然简单,但是结构复杂。3、功能:睾、卵的功能均不能用肉眼或试验直接观察。4、配伍:睾丸通过输精管与前列腺相联,构成男性生殖系统;卵巢通过输卵管与胞宫(西医称子宫)相联,构成女性生殖系统。由这四点区别来看,奇腑中的胆就是睾之误。(奇腑中的胆“恐系睾之误。”《黄帝内经素问直解》,清 高士宗著》)

    4、中医的“脾”

    中医脏的功能概念,是生理学概念而非解剖学概念。脾主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同时进行的。饮食物是人类出生后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生成精、气、血、津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而饮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物质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脾气不但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而且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其发挥正常机能,并能充养先天之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脏的运化功能正常,称为脾气健运;脾脏的运化功能减退,称为脾失健运。脾脏的运动特点是主升举。脾脏为太阴湿土,又主运化水液,故喜燥恶湿。脾脏的运化功能主要靠脾阳的蒸腾气化来完成,并与肾阳的温煦、蒸腾气化有关。脾的运化功能,实际上是指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结合西医的认识,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虽主要在小肠进行,但还须有消化腺如胰腺、肝脏及消化液如胰液、小肠液、胆汁和消化酶等的参与。延伸来说,脾的运化功能,实际上囊括了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非单指某脏、某腑。

    5、小肠

    十二指肠是小肠始段。人体的十二指肠长约30 cm,约12指宽,由此得名,形如蹄铁。人体的十二指肠向左,动物的则朝前开口。它包绕胰头,并固定于腹腔后壁。而十二指肠大乳头则是肝胰壶腹的开口处。十二指肠接受胃液、胰液和胆汁,是小肠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在结构上,十二指肠可以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分。

    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全长约4-6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小肠内消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食物经过小肠内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后,基本上完成了消化过程,同时营养物质被小肠粘膜吸收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抟抟,读《人体复原工程第三篇第7章第6章第8章》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oy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