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读书笔记(第三章)

作者: 荣微言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03:41 被阅读18次
《长恨歌》读书笔记(第三章)

文/心往则安

两位男性将第三章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程先生,另一部分是李主任,这也是王琦瑶人生中的一次选择。

这位程先生就是最先为王琦瑶拍照的那一位,他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是一家洋行的职员,照相是他的爱好,在没有遇到王琦瑶之前照相是他人生中的最重要。在给王琦瑶拍完照后,陈先生“怀了一种初学照相时的急切,等待显影液里浮现出王琦瑶的面容,但那时的急切是冲着照相术来的,这时的急切却是对着人了,相纸上的影像由无到有,由浅至深,就好像王琦瑶在向他走来,他竟感到了心痛。”爱恋的气息扑面而来,弥漫在程先生的整个心间。

程先生对王琦瑶是一往而情深,那么,王琦瑶呢?

她对程先生“可能这么以为,退上一万步,最后还有个程先生;万事无成,最后也还有个程先生。总之,程先生是个垫底的”。也就是说,于王琦瑶而言,程先生是个十足的、可怜的备胎。

如果仅就他们二人而言,那么,倒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本也无可厚非。但是中间又插入了一个蒋丽莉,就让事情变得有些复杂了。

程先生不好意思单独约王琦瑶,便总是带上蒋丽莉。在那个电影院里,程先生和王琦瑶各坐在两端,蒋丽莉则坐在他们二人中间。蒋丽莉做了二人的传声筒,然而,于蒋丽莉而言,“陈先生伏在她腮边低语,虽是说给王琦瑶的话,却句句先入她的耳”,于是,“也有了些私心”。等到了咖啡馆里,“蒋丽莉的话像流水,流出来的全是小说的字句,也叫程先生不便流连目光,只得垂下眼,盯着杯中的咖啡底,底里有王琦瑶的影,也是不回答。蒋丽莉这才止了说话,眼也看着咖啡底,底里是程先生的影,垂目不语的”。这一段彼此交错的三角恋就这样缘起,却不知在何时缘灭,又该如何缘灭?

王琦瑶一方面对陈先生并没有特别的好感,另一方面,也察觉了蒋丽莉的心意,其实,即使她没察觉,蒋丽莉的再三倾诉也让她明了无疑。所以,王琦瑶一直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平衡得很好。但是,平衡似乎天生就是要用来被打破的,在王琦瑶获得三小姐花冠的第二天,这样的平衡开始有了些许变化。“王琦瑶忽有些悲伤,这是大喜过后常有的心情,那大喜总是难免虚张声势,有过头的指望。”繁华过尽的空虚席卷而来,三小姐的名头,并没有给她的真实境遇带来任何实际的改变,她依然还是那个普通人家的王琦瑶,这让感受过舞台上的光彩夺目的王琦瑶,失去了一贯以来的平衡和耐心。

这天以后,王琦瑶开始和程先生约会了,似乎这约会能安抚她内心的失落与伤痛。他们去了程先生的照相间,拍了很多照片,“两个人由着气愤的驱策,说到哪儿算哪,天马行空似的。这真是令人忘掉时间,也忘掉责任,只顾一时痛快的”。那一天,他们“两个倚在窗前,海关大钟传来的钟声是两下,已到了午后,这是个两心相印的时刻,这种时刻没有功利的目的,往往一事无成”。“这种时刻”也只是那一刻而已,最后只留下了些照片,以及照片上,程先生为王琦瑶题的词。这些照片却终于为蒋丽莉“拨开迷雾,使她看清了真相”,“这一真相摧毁了蒋丽莉的爱情,也摧毁了她的友谊,这两种东西都是蒋丽莉掏心掏肺对待的。因是一厢情愿,那付出便是加了倍的,不料却是这样的结果”,所以,蒋丽莉无法再面对王琦瑶,这一段友谊走到了终点。

王琦瑶从蒋丽莉家搬了出来,然后,她遇到了李主任。李主任,是一位40岁的男人,一副军人的气派,他身居高位,“是权力的象征,是不由分说,说一不二的意志,唯有服从,和听命”。这与程先生是截然不同的,“李主任是决定一切的,而陈先生则是要由别人替他决定的”。于是,在这二者之间,王琦瑶“不假思索,毋庸置疑”地选择了李主任。“王琦瑶偎在李主任的怀里,心事落了地的,很踏实的感觉。”当然,这选择也是带有着遗憾的选择,“在那最后的时刻,真正来临之前,她还来得及有一点点惋惜,她想她婚服倒是穿了两次,一次在片场,二次在决赛的舞台,可真正该穿婚服了,却没有穿”。王琦瑶被安排在了爱丽丝公寓,成了李主任的外室。

因为一时的虚荣,成为了外室,这样的选择不免让人有些唏嘘,有些遗憾,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样的选择已经做下了,未来的人生就必须为这样的选择负责。


无戒90天写作成长主题训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恨歌》读书笔记(第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pf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