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试工期间的高潮是这样的:摊煎饼果子的时候,我上来就把饼皮给没放够面;于是我补救了半勺面,把饼皮直接补救成了一个不规则形状,中间带着破洞的那种。现在想想,可能是老板给我的最后一个测试,也是留到最后放的一个大招。饼皮好不容易弄好了,(事实上是制饼的液体在锅上干得很快,经过我这么一番墨迹的”摊“,早就干了没得补救,不好也得好)下一步放鸡蛋。平时几乎每周都来那么几次的常规动作——桌沿磕鸡蛋,基本没有大型失手,为啥今天,鸡蛋直接从我磕出来的缝里飞了出去??? 壳还留在手里,磕得倒是不错,但鸡蛋弄得满地都是,直接翻车。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老板和另外两位同事的注视之下...他们心里可能觉得我是唐吉可德。
做完煎饼,老板就叫我结束试工了。:(
试工最后的时候,老板让我把煎饼果子拿走,说是给我的,应该是算作我试工的报酬。但是想想这里面除了一个鸡蛋,就是那些;况且又把人家的厨房搞脏了,如果这个煎饼真是报酬,那我就更不想要了...于是我就把煎饼放回厨房了,告诉老板我不吃,留给他。然后我就走了。回家的路上一顿抓耳挠腮,面红耳赤,吱哇乱叫(这个在心里)。谁能想到我会有今天?!工作能力如此被嫌弃的一个小时,被当成唐吉可德的一个小时,可以说是在人生轨迹脱轨的边缘疯狂试探了。
现在回到家里坐下来冷静想想,那里没人认识我,大家也都戴着口罩没见到面,所以除了我自己主观上发疯,客观上这件事基本就像飓风刮过,没人知道风是谁,于是忐忑的心稍感安慰。
至于为什么去试工呢?首先最近闲了很多,闲则思变;其次在家工作不怎么和真人交流,想找个兼职,重新get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技能;最宠要的驱动力可能是好奇后厨和想学做饭,从小在家吃,然后在宿舍吃,实习的时候还赶上单位管饭,导致现在很多菜我都不会做,除了水煮就是“水炒”(就是在菜总是不熟的时候,不得不放弃油炒,转而往锅里放水以求均匀受热,最终用水”炒“熟),或者直接扔烤箱/微波炉,一切操作的目标都是为了熟。忙的时候还行,现在多出了这些时间,却不让干平时想干没时间干的娱乐项目,吃就成了仅剩几个可研究的课题之一了。但没有社会存在就没有社会意识,从没见过真正做菜的我,脑子里对做菜的概念就只有两步:切+加热 = 熟。任何菜在我的想象里都是这么做的(因为我根本也不知道都能有什么步骤,只知道东西是加热弄熟的,谢谢...)我可能是个化繁为简的高手,直接领悟做菜大道的奇葩。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认真吸取我爸的哲理:趁生活平淡时尽量给自己创造回忆,当生活困难时,才积累有足够的精神养料,走出困难。经过今天下午这一个小时的帮厨试工,我这不是就有了一段很刺激的回忆吗。(比在家开5天会,每天3个多小时还有回忆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