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旅程》英文书名是A Book of Love,也就是爱之书。整本书围绕“爱是什么”,以及“怎么获得爱”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这两个问题也是在生活中困惑作者的问题,通过研究各种关于爱的理论、著作和学术论文,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作者找到了答案。这本书展示的就是他寻找答案的过程和结果。这本书不像一部严谨的著作,更像是当今学术界对爱的科学研究的一个综述。
下面,我基本按照书中六个章节以及前言、后记两部分,从八个方面阐释作者,或者学术界对爱的认识。
01 爱是什么?
在全书开头,作者提出了两个概念——习惯化和爱。
“人的一生中主要受两个心理规律支配。这两个心理规律相互对立。”
这两个规律是:习惯化和爱。习惯化就是“如果我们反复接触一个刺激物,不管这个刺激物是什么,时间久了,都会渐渐忽视它,因为这个刺激物一直都在那儿,我们对它不再会有感觉,从而失去兴趣。”
时间长了就感觉不到这个事物的存在。这个概念我们中国人应该很熟悉,就是古语所讲的: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不管香还是臭,我们都能习惯。作者还指出:习惯化的力量无比强大。习惯化是唯一一个有神经系统的物种都有的心理特质,不管是果蝇还是人类,都具备这一特质。
当我们处于习惯化的状态,我们就对这个事物没有感知了。无聊的时候,就是习惯化在支配着我们,我们对周围的事物都没有感觉,只感觉时间在流逝。
这里的习惯化和我们常说的习惯经常容易混淆。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习惯是目标、结果,而习惯化则是过程。我们要养成好习惯,比如早起、跑步、读书等等,在养成的过程就是习惯化,我们可能感受到各种困难,当养成习惯之后,习惯化就让我们对这些阻碍失去感觉,早起不再感觉困难,跑步不再痛苦,读书也自然而然拿起书了。
在此之后,就和习惯化没有关系了,我们沉浸其中,感受不到时间的煎熬,我们已经养成了习惯。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我们忘我地投入,根据作者的观点,我们已经处于另一种状态——我们爱上它们了。
爱是与习惯化相反的一个概念,也就是时间虽然在流逝,但是我们却感觉不到时间在流动,我们只感觉与这个事物在一起,我们只有当下的感觉。
作者进一步强调:时间摧毁不了的,才是爱。爱只是“永远不会变老”的另一种说法。“爱是唯一永恒的意义。”整本书都在阐释作者这个结论。
02 依恋之爱
1965年,爱因斯沃斯和她的助手芭芭拉·维蒂希首创了一个名为“陌生情境”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来测试孩子对母亲的依恋程度。根据陌生情境实验的结果,她把依恋关系分成了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拥有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未来表现更好,他更具有好奇心,更愿意去探险,更愿意主动与别人交往,更容易信任别人,他也更容易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安全型依恋关系让我们即使遇到困难也愿意去闯,拥有更丰富的人生。可以说,依恋关系就是一个人的根据地,是一个人的内心家园,让我们在与外在世界相处时有安全感。
安全型依恋关系的比例在各个国家、各个时代的分布不同。而好消息是,依恋关系是可以被改变的,依恋的类型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是一种一直可以被改变的关系。
作者非常重视依恋关系,第一章重点介绍依恋,后面的每一章也都提到,甚至把爱的本质归结为依恋。
作者还提出了一个“痴恋”的概念:
对另一个人产生不顾一切的迷恋时,就会出现痴恋,痴恋尤其出现在短暂相遇后。在文学作品,或者在现实中,我们常会见到一见钟情的例子,一见钟情的学术名称就是痴恋(limerence)。莎士比亚描写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刚刚见面的精神状态,就是痴恋。
痴恋的表现是两人或一人,特别想和另一方在一起,而这样的依恋其实是一种虚假的依恋。这种依恋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当时间长了之后失恋就会被时间所击败。作者反复强调,“时间摧毁不了的,才是爱。”痴恋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所以不是爱。
03 奉献之爱
不仅仅人有依恋感和爱,动物也会产生依恋感。
20世纪30年代早期,康拉德·洛伦茨开始研究鹅宝宝。他对在实验室出生的鹅宝宝的一个特别的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鹅宝宝会跟着它们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东西,这叫作“印随行为”(imprinted)。
后来,其他研究发现猴子也有类似的行为现象,猴宝宝会紧紧抓住绒布不放。
动物的依恋感和人类的依恋感有什么区别呢?作者解释到:动物虽然在小的时候都会对母亲产生依赖感,但他们通常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只有人类至死也离不开依恋关系。
研究者研究了爱的产生过程:无私奉献——产生同调——形成依恋——爱。当我们为他人付出的时候,我们在下意识中就会与之协调,达到一定时间和程度,就会产生同调现象——我们和孩子会有一样的呼吸节奏,会非常和谐做一些动作。
无私奉献不会一帆风顺,而是伴随着大量的矛盾和冲突。经统计,每隔几分钟,父母就会和孩子发生一次冲突性互动。但付出也有回报,这就是同调,而后形成爱。可以这样理解:无私的奉献是产生爱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对爱来讲,冲突是自然的,甚至是必需的。因为持续的冲突让我们始终关注那些爱我们的人。这一点我体会很深:结婚不久,我到外地出差,到宾馆没有给爱人打电话,晚上爱人就打电话过来质问我,到了为什么没有给她打电话说,让她担心。我第一感觉是我这么大一个人了,能有什么危险。可冲突之后,我也感受到爱人对我的关心,知道了自己的责任——我的安全不仅关系我,还关系到爱人和家庭。
无私付出能够产生同调,而战胜矛盾冲突则会产生更高水平的同调,直至产生难以割舍的依恋和无法分离的爱意。
所以,抚养孩子或者在婚姻中,存在的矛盾或者分歧不是问题,而是迈向更高水平爱的必经之路,这也成为了爱的标识牌。虽然矛盾冲突不可怕,但快速解决它们仍然是重要的,毕竟它会在短期内影响到爱意。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化解矛盾,让爱升级。
04 夫妻之爱
作者指出:所有持续的爱都是由相同的神经系统引发的。这说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与夫妻之间的爱都是同样的爱,机理也是一致的。甚至,不仅人与人之间有爱,人对事物的爱也可能是一致的。作者没有明确这么说,但多多少少透露出这个意思,爱学习、爱读书、爱踢足球、爱跑步,这些爱的本质与人之间的爱可能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来自于相同的神经系统。
解决冲突会提升爱的同调水平,婚姻中的分歧也一样,但略有不同的是:婚姻中的有些分歧是永远无法解决的。这些分歧与性格相关,只要它们被合理地控制在一定范围,两人之间的爱就不会有影响。
作者也研究了性与爱的关系。爱会带来性,所以很多人把它们关联起来,实际上性对爱并没有太大的贡献,至少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明显。用一句话概括:性对爱可以锦上添花,却做不到雪中送炭。所以,爱可以导致性,但相反却不行。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包办婚姻也能产生爱。通过对印度包办婚姻的研究发现:包办婚姻的幸福度比自由恋爱的还要高。为什么如此呢?结论是:夫妻双方都知道不能退出,他们努力让婚姻持久,为此克服一个又一个的矛盾困难,最终产生了爱,在磨合中不断升级。而自由恋爱由于双方可以自由结合、自由分开,矛盾时双方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可能等不到矛盾化解的那一天,就已经分离了。
要获得婚姻幸福,需要几个要点:①双方都努力让婚姻持续下去,②通过学习爱的方法论,不断克服生活中的分歧,③找到处置那些无法解决分歧的办法。这就是婚姻幸福的方法论。
05 信仰之爱
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西方人热衷科学,却有那么多人信仰宗教呢?科学研究发现:宗教的体验,就像正在谈一场非常美妙的恋爱,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依恋。难怪那么多人信教,心有所依才敢大胆探索。
在这一部分,作者还谈了失去爱的感觉。失去爱在全世界的感觉都是一样的,这种感觉就是心碎——全世界描述失去爱的感觉,都使用了“心碎”这个词汇。全世界人失去爱的感觉是类似的,都像心被摔碎了一样。
但失去爱并非一无是处,它也会引发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让我们获得成长,学术名称是创伤后的成长。对成年人来讲,创伤后成长是主要的成长方式。就像克服矛盾才会获得爱一样,不断突破创伤,我们才能不断长大。
06 追忆之爱
如果没有学过认知理论,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记忆是不变的。然而科学研究表明:记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回忆发生变化。书中写到,记忆不像一部电影,而更像一部话剧。电影看多少次都一样,而话剧每次演出都会有细微的变化。记忆是带刻录功能的光盘,可多次写入和擦除。
因为记忆可变,追忆过去就有了价值。我之前认为回忆是人变老的特征,实则不然,回忆是塑造人生的重要工具。从小到大,我们都会有一些不满意甚至羞辱的事情,或主动或被动,这些经历通过潜意识影响我们的行动和选择。
主动追忆过去能够改变这个影响:我们从当前的认知看待过去发生的事情,那些无法理解的人和事变得可以理解了,那些接受不了的事实变得可以接受了,那些可怕的经历不再继续困扰我们……通过回忆,你会发现过去的一切经历都是有意义的,让我们变得更好。就如李宗盛所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我连续两年写反思日记,在这一点上我强烈赞同。每当我写下一个个不好的瞬间,多问几个为什么,我就更加理解了自己,更加平和,也更加有人情味。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认为,让回忆有意义是成熟人格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他称之为自我整合(integrity)。他说:
“自我整合就是接受自我,接受人生只有一次,接受自己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接受生活现在的样子,知道自己不能换一种活法。”
自我整合让我们接受过去的自我,接受现在的自我,接受人生只有一次,接受那些不好的、不确定的事情,所以我们才会越来越平和。
如何实现自我整合呢?方法就是不断回到过去,特别是不愿意面对的过去,不断反思,直到这个故事能够给我们带来安慰和意义感,每个故事都成了成长图景中的一部分。
中国是家国天下,家族曾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串联起家族成员的是宗祠和家谱,这些共同场所和记忆让家族成员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家族不存在了,经营好家庭的共同记忆非常重要,讲好家庭故事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家庭成员经常聊聊过去的事情,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不断地聊,不断地丰富,不断地重复,直到这个故事所有人都能够讲出来,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故事,无一例外都变成了爱的故事。
07坚毅力与爱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提出了坚毅力这个概念。坚毅力是耐力在社会领域的对应概念。
“性格坚毅的人将成功视为一场马拉松,这种人的优势是有耐性。在感到失望或无聊时,其他人会觉得应该换种活法或及时止损,坚毅的人则会坚持原来的生活。”
要想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想要的结果,我们不能避开痛苦,而是找到愿意为之付出的有意义的目标,并不断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不放弃,并持续努力,就形成了坚毅力。
坚毅力包括下面几个要素——有意义的目标、甘愿付出、克服困难、坚持下去。怎么看都和爱的要素非常相似。坚毅力是主动选择的坚持。坚毅力不是有或者没有的问题,而是能力高低的问题,所以,爱与不爱,并不是非此即彼,也没有绝对的鸿沟,而是相互转化的过程。
比如,找到有意义的目标(爱的对象),行动开始时,大部分人并没有那么坚定,只是在行动过程中发生了改变,一些人遇到很多困难,逐渐战胜他们,慢慢地意义感(爱)越来越强,从而坚毅力(爱的能力)越来越强;还有一些人刚开始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们没能战胜困难,也没人协助,最终放弃了,坚毅力(爱)越来越弱。所以,坚毅力既是一种能力,也有运气的成分,爱也一样。
尽管如此,找到意义还是有方法论的。意义疗法是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谈到的概念:他是一名犹太人,也是一名心理医生,被纳粹囚禁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长达7年之久,但他却靠着寻找人生的意义活了下来,胜利之后他发现自己的爱妻和孩子们都遇害了,他又一次想到自杀,但最终他遇到了对的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并再次治愈了自己。
尼采说,如果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他就能够忍受任何一种生活。这就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性。爱,就是这个意义。爱就是超越自我,是跟自己以外的另一个事物处在一种深深的依恋关系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努力,甘愿付出。在外人看来,我们非常坚毅,而这,就是爱。
08 神奇之爱
在这本书的后记,作者表达了他对爱的敬意——通过写这本书,他从一个缺乏爱的人,找到了爱,他发现,爱是非常神奇的。
世界上的物质是有限的,但爱却是无限的。爱在空间里是无限的,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爱一个人,就能够爱整个世界;爱在时间里也是无限的,爱在每个人的身边,并且无时无刻都在,只要你想爱,就能够爱。
西方人寻求上帝的庇护,东方人请求神灵的庇护,最终他们从上帝和神灵那里得到的就是爱。文中引用了诗人兰德尔·贾雷尔的一句诗:
爱“没有消除我们生活里的任何矛盾,但它却通过增加另一个矛盾,让我们接纳了所有矛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