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之千古咏叹调)

作者: 城门市鱼 | 来源:发表于2023-04-21 09:55 被阅读0次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此曲为《朝天子.咏喇叭》,是王磐先生的一支小令。然而此“令”虽小,却比“金批大令”,有一种贯穿古今的威势和力量。在纷纷然,乱糟糟的喇叭、唢呐声中让军民听出了“愁”和“怕”,甚而至于“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水尽鹅飞罢!”

昔闻有“刮地三尺”,此曲鼓吹饱满,内力劲健,吹的风生水起,以致“涸泽飞鹅”。其威力正与“刮地三尺”旗鼓相当,一般无二。喇叭,唢呐或声如觱篥,曲虽细小,腔口颇大,“滴滴哇哇”一通大吹大擂,真个是声威喧天,令人不堪其扰,军民唯有侧目以视,敢怒难言。

吹的什么呢?但见水面上“官船来往乱如麻”。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来来往往也就算了,鼓噪什么呢?却原来吹的是“头面”,鼓噪的是“威势”;衣绘的是珍禽,足饰的有异兽,腰盘的为“纽带”,而“军民”看到的是“大旗飘飘,虎皮摇摇”,盘根错节中,同丘无二致的一帮“衣冠禽兽”!

狼为先导,打着上书“出警入跸”的幡儿,狈作后驱,举起上书“肃静回避”的牌儿。众鬼卒儿前呼后拥,吹喇叭的,擎唢呐的,一个个神头鬼脸,好似“水贼过河”,使的都是“狗刨式儿”,实在是拉风极了。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可以肯定的是鹅儿受到了惊吓,只是不知飞到了哪里。也许重新去寻觅它们心中的桃源了吧。

此曲曲牌亦妙。“喇叭,唢呐”,偏偏是“朝天子”;“朝天子”也就罢了,却偏偏“咏喇叭”;可惜的是“朝天子,咏喇叭”,“天高皇帝远”,尽管“腔儿大”,皇帝老儿也斩不断这“官船来往乱如麻”!更可况天子无常姓,谁知道他今天姓朱,明天又姓啥?总之前朝拉下的饥荒,后来的还未偿完却又再一次地筑高了新的“债台”!如此循环往复,千古咏叹的终归是“水尽鹅飞罢。”

行文至此,似乎可以画上句号了。但“喇叭,唢呐”余音未了,耳畔忽然又想起另一种“喇叭唢呐”声。听!“王教头暴揍高二”,唢呐声激昂,犹如浪潮汹涌,“卷起千堆雪”;再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喇叭、唢呐”声再起,恰如“长江三叠浪”,风起云涌,直冲霄汉!

诚然,此“喇叭、唢呐”亦非彼“喇叭、唢呐”。此“喇叭”声振屋瓦,气冲斗牛。怎会为那些鹰犬们抬什么“声价”?此“唢呐”如“白虹贯日,苍鹰击殿,响遏行云”直把那官船倾覆,“官虎吏狼”尽溺。将那军民人等从“愁城”“苦海”中尽数拯救而出,让他们畅快地吐出一口腌臜之气,。

所谓“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如斯,军民人等俱欢颜,天朗气清之时,何愁水不重聚,鹅不复归?

嗟夫!之所以日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未曾尽散。千古咏叹,何由竟之?噫!悠悠蒸民,劬劳多艰,惟愿“曲”不斜吹,“腔”秉正圆,庶几民得清静,鹅儿闲游。至若“真共假”,何须去辨,随他去吧。

相关文章

  • 元曲之伤

    读元曲的时候,总是会感到隐隐约约的痛。 那是一个乱世的时代,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入侵中原大地,多少人家国破...

  • 《Stone历史剧》--蒙古帝国番外 之 风靡娱乐圈的元曲

    《Stone历史剧》--蒙古帝国番外 之 风靡娱乐圈的元曲

  • 元曲 你好2019-02-27

    唐诗、宋词、元曲真乃我中华文化之绚丽瑰宝。以往附庸风雅,喜爱唐诗宋词,最近突然对元曲有了新认识,挺喜欢。 我简单的...

  • 故事正在更新

    倔强的咏叹调

  • 《读诗有感》

    汉魏南北诗无论, 长短平仄不分明。 百年探索出成果, 千古绝唱唐人韵。 精彩不过两宋词, 元曲须好少于吟。 几翻几...

  • 古人缘

    宋词元曲, 元曲唐诗, 风蔓诗仙, 绰绰品尝。 ...

  • 元曲闲扯之之之九

    草木皆兵风鹤唳于无声处蚊如雷三哥戴表特自信四哥坚持摸河石……

  • 元曲闲扯之十二

    山坡羊 陈草庵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

  • 元曲闲扯之五

    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子...

  • 元曲闲扯之四

    十、正宫•叨叨令•道情 邓玉宾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为儿女使尽些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些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元曲(之千古咏叹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wd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