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生老病死,这是件很自然的事。我不怕死,等有一天我真的病入膏肓了,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所以我宁愿安乐死,也不愿躺在床上享受孩子们的照料,更不愿在病榻上享受子孙们的白眼与嫌弃。
忧郁症的人可能真的容易多虑,容易想太多。如今孩子还没长大呢,我就已经想到当我老了,如何处置卧床不起的我,如何才能不拖累他们。
孩子现在虽然还小,但我从不忌讳和他谈论生死。聊起此话题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轻松,那年刚好家里有长辈去世了,作为直系亲属要回去奔丧,他问我爷爷怎么了,为什么睡了一觉就永远起不来?爷爷为什么要去找他的爸爸?(不忍直接说si,就用去找他的爸爸去了来搪塞)人为什么会死?妈妈会死吗?妈妈死了我怎么办?(孩子想得太多了,哈哈)
十足是一个十万个为什么。不过我也常常想,以后若是我老了,走不动了,你也长大了,不需要妈妈了,你会有你的家庭,你的人生伴侣及孩子,妈妈走得也会安心。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不是吗?
看过一档综艺节目,讲的是给一些当红明星化妆,让时光快进几十年,让岁月的痕迹爬上眼角,银丝爬上头发,让原本青春靓丽的女明星一下子变成老太婆,让他们感受一下岁月的痕迹,结果明星们无一例外地哭了,热泪盈眶。
当时我还不太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哭,还吐糟他们好矫情。如今想来,想必是觉得岁月无情,我尚未长大,你就老了;亦或者是我们说好的最浪漫的事就是让我们一起慢慢变老。
去年是个悲惨年,上半年家里连续两位亲人去世,后半年新闻也老是报道哪位大咖去世了,然后有则报道让我很感动。就是一位学术泰山年事已高,倍受病痛折磨,受不了了,就在国外通过安乐死的方式,妻儿还在旁安慰他说不痛的,老人吃下药后安详地在妻儿的陪伴下走了。在他低下头的那一刻,哀乐响起,妻儿强忍悲痛,一家人紧紧相拥。就是这个几分钟的视频,令我湿了眼。
在死与不死的问题上,说到底,父母总是会为子女想的长远些。
嗯嗯,此文是我臆想的,但也是我多年后的想法,如今特意写下留存记念,待六十年后看我是如何打脸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