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醒:这是一篇最好吃饱了再看的文章❤︎
据说心情不好的时候,去一趟菜市场,便能开心起来。那挂着水珠的青菜、带刺的黄瓜、活蹦乱跳的虾,自然原本的活力扑面而来。听着摊主的叫卖、和熟络的顾客唠两句、挑选和讨价还价。这喧闹市井的生活气息饱含着温情,瞬间把你治愈。
衣食住行,人之日常。民以食为天。爱吃之人一定是爱生活之人。你看,蔡澜老先生、黄小厨,爱食物的人眼睛闪亮亮,里面藏着对一茶一饭的认真,和看破百态后的柔情和纯真。
吃,何其有趣。无论是下班后约上三五好友,在街边小摊撸串喝酒侃天说地,还是旅行途中搜罗当地特色美食,或是和家人一起烹饪一顿充满爱意的团圆饭,亦或是,吃着泡面看着美食图片假装在吃米其林三星。
食物是生活的浓缩,更是文化的一个接地气的触角。
关于吃,不乏许多名人大家。远有爱吃东坡肉的东坡居士,近有逛遍京城美食馆子并十分爱吃零食点心的鲁迅先生。汪曾祺也是其中之一。
▲汪曾祺汪老爱吃是出了名的,不仅爱吃会吃懂吃,更乐于记述和描写与吃有关的一切。他写过许多关于食物的散文和随笔,很是精彩。其中的部分篇章就收录于这本《人间草木》散文集中。它充满着生活气息,是一部“气定神闲”的生活小品。从一果一蔬讲到季节更替,从四方游记讲到旧时在西南联大的求学时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人间草木》《人间草木》全书共分五辑。谈“吃”的篇章集中于「一果一蔬」与「季节的供养」两辑。
汪老的文字,给人的感觉就是:舒服,有趣。“舒服”在于,他的语言质朴、自在、温润、亲切。“有趣”在于,他很擅长描写,其文字的画面感极强,还穿插有许多童年生活故事、民间谚俗、奇闻趣事等,十分丰富和生动。
有读者调侃说,汪曾祺老先生如果活到现在,一定是微博、朋友圈晒美食的一把好手。汪老可谓是美食博主的鼻祖,而且是位颇有文化气质的美食博主。
他独爱平民美食。在他笔下基本见不到什么山珍海味,而都是些随处可见、唾手可得的食材,但恰恰是这些食材,最能代表生活,凝聚了最多的故事和情感,寄托了最多的相思……
来,我们一起品品这些朴实的美味。
🥔01 人见人爱的土豆
几乎没有人能抵挡土豆的魅力。土豆泥、薯片薯条、炒土豆丝、土豆烧鸡、土豆沙拉…只要有土豆参与的菜式,都叫人欲罢不能。
土豆有很多名字,大概也是得宠的专属福利吧。最为大家熟知的名字是马铃薯,因其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除此之外,不同地区各有不同的叫法——东北、鄂西北一带称土豆,华北称山药或山药蛋,云南、四川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
▲土豆汪老先生年轻时,曾在沽源马铃薯研究站工作过一段时间,负责绘制一套中国马铃薯图谱。那是一段孤单寂寞但又悠闲自在的塞外生活时光。早起,摘一把花和叶,作画,或闲时读书,日复一日。
相对隔离而简单的环境,赋予了他心无杂物的专心。用汪老的话说,这是他自成年后读书最专心的一段日子。耐心地钻研,潜心地创作,心很静,也很自由。
不由想到了将乡村朴素的生活过成诗的女孩李子柒。认真对待一果一蔬的人,在快节奏的今天,是很难得的。这种认真也必然会给予她许多他人体会不到的愉悦和意义。
如今,我们的身体得到了物质和娱乐的极大满足,内心却缺少这种宁静。与金钱地位无关,那是一种精神上的匮乏。焦虑、烦躁的情绪随之而来,因为内心的田地缺少滋养而干涸,心处于“缺氧”的状态。
寻找内心的宁静是个自我探索的过程,是一辈子的功课。没有既定的方法,也走不了捷径。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寻找自己的充实,灌溉自己内心的土地。
▲土豆花汪老先生先画马铃薯花,待到果实成熟,再画薯块。“画完一种薯块,我就把它放进牛粪火里烤烤,然后吃掉。”直教人忍俊不禁,太有画面感和现场感了。仿佛耳边就是噼噼啪啪的烤火声,鼻尖就是土豆焦香的气味。好一场妙不可言的互动。
▲烤土豆人和食物的互动时时刻刻在发生。在这些互动中,人和果蔬一同演化进步,也生出许许多多的故事。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果蔬也和当地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土豆是山西、内蒙、张家口的主要蔬菜,他们称之为“山药”,几乎家家有山药窖。民歌里唱道“交城的山里没有好茶饭,只有莜面栲栳栳,和那山药蛋。”大笼屉蒸上新山药,就是一顿待客的美餐。羊肉炖山药西葫芦,则是过年的硬菜。山西的作者群被称为“山药蛋派”,多么生动,且带着泥土气息的朴实幽默感。
食物是家乡最深的羁绊之一。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有对战士在战壕中思念家乡的烤土豆的描写。就像华夏儿女,即使走遍天下,也带着一颗时时需要慰藉的中国胃一样。
食物也带来跨文化的交流。炸薯条、罗宋汤、沙拉渐渐走入我国百姓的生活,而酸辣土豆丝、火锅等各式中国菜则纷纷走出国门。
🌱02 宝藏植物黄豆
黄豆是大豆的主要品类(另两种是黑豆和青豆),通常所说的大豆便是指黄豆,它是一种重要的粮食。
中学时学地理,总是不太理解,粮食里面为什么有大豆、玉米、高粱等。当时的我,对粮食二字的理解还很狭隘。殊不知,这些被称为“粮食”的植物,会在经过巧妙的加工后,以各种形态呈现在餐桌上,填饱万千人的胃,并给他们带去味蕾的美妙体验。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有一集专门讲述了这样的过程,即「转化的灵感」。得益于百姓世代的智慧和一双双巧手,一种食材不仅是自己,更是千千万万种食物。
▲大豆的转化黄豆便是其中翘楚。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尴尬的是,煮熟后直接食用不好吃且会使肠胃胀气,聪明的中国人便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黄豆既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豆制品——老豆腐、嫩豆腐、冻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腐竹、百页、豆腐乳、臭豆腐、豆腐脑、豆浆,又可以长成豆芽、酿造酱油、制作豆豉和豆瓣酱等……这彻底改变了黄豆的命运,使它一跃成为餐桌上的常客和不可替代的重要食材。
▲素食主义豆制品,几乎占了植物性蛋白食品的半壁江山,造福了千千万万的和尚、尼姑和素食主义者。
最让我意外的是豆芽的鲜美。
“黄豆芽吊汤甚鲜。南方的素菜馆、供素斋的寺庙,都用豆芽汤取鲜。有一老饕在一个庙里吃了素斋,怀疑汤里放了虾子包,跑到厨房里去验看,只见一口大锅里熬着一锅黄豆芽和香菇蒂的汤。黄豆芽汤加酸雪里蕻,泡饭甚佳。”
寥寥几句,便成功勾起了味蕾的向往。平时只知黄豆芽常做酸菜鱼等大菜中的打底配菜,未曾想它还有如此优秀的这一面。真真是大自然的馈赠。
▲豆芽汤除此之外,黄豆也是许多菜品中不争不抢但恰到好处的配角,比如黄豆焖猪脚、海带龙骨黄豆汤等。广东地区有一种小食,油炸黄豆粒,金黄酥脆,嚼之,嘎嘣香,常作为饭馆的餐前开胃小菜,也可用来下酒。
食物是时间的纽带。它贯穿了古今,带着故事和传说,带着人文的气韵,来到我们身边。
食物是人与人交流的纽带。坐在路边摊,吃一串烤豆腐干,喝一罐啤酒,便打开了话匣子。
食物也是地域间交流的纽带。南北方的甜咸豆腐脑之争,于调侃和争论中加深了彼此的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03 吃过葡萄,也吐过葡萄皮,但未见葡萄的另一面
夏天正是吃葡萄的好时节。葡萄是一种很漂亮的水果,晶莹剔透,像紫色的宝石一样。
▲葡萄葡萄是人“创造”出来的。
“一个学农业的同志说,谷子是从狗尾巴草变来的,葡萄则是从爬山虎变来的。现在这么多品种的葡萄,难道是从来都有的么?最初它一定只有一种只有胡椒那样大的果粒,颜色半青半紫,味道酸涩。从葡萄到爬山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间有人的参与,人说,要香甜多汁,于是葡萄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暂且不论真假,即便只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想象,也很有意思。
我们习惯了果蔬现在的样子,因为我们认识它们的时候它们就是这样。但在许久之前,它们也许并不存在,或者是另一番模样。正是在人的影响下,它们慢慢地被“定制”了。果蔬喂饱我们,也由我们“创造”。自然与人一同演变,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架上葡萄葡萄这紫宝石的创造非一日之功。生命的孕育过程是时间的艺术。
葡萄有自己的月令——一月在窖中睡觉;二月出窖、抽芽;三月上架;四月拼命喝水;五月六月继续喝水并需要喷药、打梢、掐须,之后开花、结小葡萄粒;七月果粒长大;八月“着色”、下果子;九月十月修整;十一月下架、剪条;十二月入窖冬眠。这便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若想获得果实,需要小心呵护、因材制宜,并付出努力、坚持和耐心。这和人的奋斗是一样的。若想取得成果,要像葡萄一样,在冬天积蓄能量,当春天到来,经过合理的“修剪”、“喷药”、“浇水”等,坚持生长,便能最终在合适的时间厚积薄发。
🌾🌾🌾
《人间草木》是很能代表汪曾祺老先生风格的一本散文集。
汪老总是能把故事讲得很有趣、把平淡无奇的生活讲的很有趣、把随处可见的平民食物讲得很有趣。这种文字的生趣,赋予其笔下的果蔬以鲜活生动的活力,好似它们也有了觉知和性格似的。
食物满足了我们的味蕾和胃,却不止于此。它更是一位陪伴在身边的朋友,陪着我们在时光的洪荒中流浪,在生活的不如意中排解。食物中有乡情,也蕴含着人民的智慧,它是交流的纽带,是地方文化的代言人,植物的身上甚至饱含着和人一样的奋斗精神。
所以,爱食物就是爱生活本身,爱吃之人必是爱生活之人。
认真对待一粥一饭,认真生活;感恩一果一蔬,感恩自然。
其中生趣,值得用一辈子的时间慢慢去体会。
谁说生活百无聊赖,光是食物这一点,人生就已然很有趣了。
- End -
「本文由 @粥粥Laraine 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