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昨晚的日更,有几个铁友回复,苏味道这个诗人,也是第一次听说过,嘻嘻,看来和我同路的人大有人在,心理一下子平衡了很多。
对于诗词,从上学到现在,我一直是排斥的,一直都是死记硬背,一直懒得去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尤其是现在这个年龄,看到诗词名句,我选择跳过,什么乱七八糟的,与我何干,我也学不会等等系列的推辞立马占据上风,于是越发的不会。
自从儿子针对我的现状给我提出意见以后,我思考了很多。
接受儿子的建议,不能以“我老了我不会我不行,这个年龄学也没用”等之类的话给自己找不上进的理由,儿子说五十岁正是好时候,还是应该突破一下自己。
于是乎,就有了昨天的日更,就有了背诵诗词的干劲儿,尤其是了解诗词的意思和历史背景后,竟然领悟到原来我以为的以为都是片面的,于是乎,我很快背下来了,并且有了读下去的兴趣。
今早起床后,拾起昨天的记忆,有几句模棱两可,又重新翻看原文,加深记忆。现在,我很自信地告诉大家,我可以脱稿背诵+解说。
《四时之诗》这本书,让我对诗词有了新的认识,虽已近五十岁,一切都来得及,因为以后的路还很长。
记得倪萍老师在《姥姥语录》中写到:
姥姥说:“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我想说:“自己不学,谁也不会逼你;自己想学,啥也难不倒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