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时候起,沉重的学习负担,就使我不得不把每天都排得很满。每天从早上起床换衣服洗漱,到晚上十一点睡觉,几乎都没怎么停的。一直到读大学,自主安排时间增加了很多,这种情况也并没有发生变化。每到周天晚上,我还是会用各种大事小事把自己第二周待办清单填满,乐此不疲地奔波着。
看到现在的同学们,大多也跟我那时一样,好像停下来休息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无论是学习水平在何种程度的同学,都有无数的理由要不停地奔跑。不仅不能停,不敢停,而且周围还总有声音在说:快点!快点!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竞争如此激烈,怎么能停呢?时间是钱,效率是命啊!
就这样,同学们每天的生活像是坐在300km/h行驶的高铁上。因为太快,周围发生的人事物,仿佛只留模糊的下残影。来不及用五官去感受,来不及用大脑去思考。
我暂且不说,这样的生活会令你们失去什么。因为这么快节奏的生活,一开始也不是你们大部分人自己所能能做的选择。等你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大的自主权,也许就会意识到,生活可以有无穷多的可能性,生命可以有无穷多的色彩,生活可以不只有一个方向,生命可以不只有一个目标。
我今天先跟你们聊一聊,每天都像陀螺一样停不下来地转着,真的可以更快抵达目标吗?
人的状态是有周期性的。每天有每天的周期,每周有每周的周期,每个月每一年也有它自己的周期。
首先,我们应该观察自己、了解自己,以便于总结出,自己的周期到底是怎样的。
然后,我们要聪明地利用这些周期,去为提高效率服务。就像是数学中的分段函数,一个周期内的不同阶段,应该安排做不同的事情。比如我自己,我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时候是早上五点半到六点半。我感到,这个时候的大脑,特别有创造力。没有繁杂事务入心入脑,干扰大脑自然状态下创造力的发挥。
但是,每天也都会有状态不好的时候。比如每天中午就是我状态最不好的时候,我的脑子就像是寒冬里被冻结的河流,完全没办法发挥功能。
所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要在状态不好的时候,告诉自己,停下来。提高效率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开始去做,一个是停下来,不要做,休息。开始去做,你就会摸索出更好的办法。第二个办法更重要。科学史上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都是在长期摸索苦苦不得,停顿了一段时间后,豁然开朗的。比如阿基米德在浴缸里喊出“尤里卡”,发现了浮力的秘密。比如苯环的发现者在梦中想通了苯环的结构应该是环形。
休息不是消极的放纵,而是积极的调节。 会休息是自律能力强的体现。我们的老祖宗这是厉害,太极图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哲学模型,很多概念其实都是一体两面的。要更高效地工作和学习,一定要学会更高效的休息。
休息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呢?如果时间真的很紧,可以怎么休息呢?我教大家抓住一个关键词:“边界”。主动踩下刹车,给前面的工作画一条边界线。一个简单的方法,用大脑放松大脑。比如,闭眼,放空自己,冥想,倒数,做十个深呼吸。用身体放松大脑。点头扭腰,伸胳膊。如果休息的时间长一点,可以听音乐,阅读,做运动。听一首喜欢的歌,翻几页纸质书,跳绳、转呼啦圈。总之,今后,请在你的待办事项的清单里写下这一项——休息。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不要等到累了才休息。一个不懂得踩刹车的司机,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一个不懂得休息的人,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
大脑真的是奇妙的构造。当我们千方百计要往脑子里多装一点东西的时候,它就是不听。这时候你就是在做低效努力。不要妄图像驱赶马车一样役使你的大脑,你的大脑它有自己的规律。发现规律,然后才能运用规律。这是自然科学普遍的逻辑,也是物理老师教给你们的最后一节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