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突然想到苏子的这首诗,觉得这是自己的写照。一直都很喜欢苏轼,那时初读这首诗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现在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我这一路走来不就是回首向来萧瑟处。
2018年距离我爱上阅读的第十一年,恍然发现原来已经过去十一年了。原来不知不觉自己已经坚持这么久了呀,爱上它似乎并不惊讶。
时光倒回2007年,小学三年级的我第一次通过姐姐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课外书的存在。也许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可对于我来说这一点都不惊奇。长期处于封闭式生活不知道也很正常,我到现在还清楚记得我拿到书那一刻的喜悦。仿佛那是我的珍宝,我轻轻抚摸它舍不得放下。从那一刻起我就种下了种子,此后的岁月里它一点点的长成了参天大树。
那时我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吃饭都舍不得放下书。我真的好爱它啊,我觉得我的灵魂是快乐的。从那以后我就爱上阅读,爱上了读书的感觉,那是种无法形容的滋味,就像罂粟花一样让我着迷。
只到七年级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拿到了我们那里阅览室的钥匙,看着满屋子的书,我感觉灵魂都震动了起来。那时候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畅游在书的世界里流连忘返。
直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我看了《罪与罚》、《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巴黎圣母院》
《飘》 、《简爱》 、《傲慢与偏见》《娜娜》 《笑面人》《百年孤独》 《牛虻》
名利场》〈包重法夫人》 《苔丝》《茶花女》
《穆斯林的葬礼》还有很多我已经记不清的,可最令我深刻的就是《安娜卡列尼娜》和《娜娜》 。看完国外的我又转战国内,也就是那时候我知道了张爱玲、林徽因、萧红、丁玲、巴金、三毛、鲁迅等。我如饥食渴的看着他们著作,我知道了倾城之恋,知道了撒哈拉沙漠的故事。那时候我有很多不懂,不理解为什么张爱玲要爱上一个汉奸,不明白三毛为什么要选择荷西生活在撒哈拉沙漠。
时间飞逝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要不是今天突然和一位初识的朋友谈起都不知道原来已经坚持十一年了。这十一年里我从未想过放弃阅读,哪怕发生了那样被误解的事情我也没有放弃阅读写作。原来习惯一旦有了就很难改变,它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里,我每年至少会读五本纸质书。可能五本书不多可是做起来很难,我也很庆幸自己的坚持尤其是这么多的坚持被认可。
十一年我的初心从未改变过,我的心里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有一天自己的文章可以得到很多人喜欢,而我也没放弃过。我看过的书都有笔记,我会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记住。我一直在写日记记录点点滴滴,我一直坚持写作。
写作是个甜蜜而又痛苦的过程,它就像自己的情人,想起来的时候很甜蜜有隔阂的时候很难过。 这些年一路走来有很多人在支持着我,鼓励着我。我要谢谢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我也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阅读,我收获了很多。
文字是陪我最长久也是最懂我的,每次有灵感以后我都会马上写下来。这么多年了,如果没有阅读也许我现在没有现在深的领悟。这么久了再读那些挚爱我懂的了张爱玲的低在尘埃里的爱情之花,明白了滚滚红尘里三毛和荷西的爱情。这几天一直反复听滚滚红尘这首歌,每次听都有不同的感受,再去看撒哈拉沙漠也懂得了更多。三毛是有情饮水饱的理想主义者,只要沉浸在文字的缱绻缠绵和纵横捭阖里,就足以慰藉她热忱诚挚的心灵。
而张爱玲是现实主义者,从来没有不切实际的罗曼蒂克幻想,更没有表演型人格,她的人生如一个苍凉的手势,而不是一副极度浪漫化的姿态。
起初不经意的你
和少年不经世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焦灼
想是人世间的错
或前世流传的因果
终生的所有也不惜
换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来易来 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 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本应属于你的心
它依然护紧我胸口
为只为那尘世转变的
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
来易来 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 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来易来 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 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滚滚红尘里的那些传说都随风而去,可文字却把它们记录了下来。
以前没有放弃以后更不会, 我爱上阅读的那一刻我就没有想过放弃。这也是我这一生最棒的选择,也是我一生也不愿放弃的“挚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