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003992/30152fe880060822.jpg)
一
看《神探狄仁杰》时,心潮澎湃,看着反派们前仆后继,已经难以满足大家的兽欲(手动改为要求),这时就会有好事者问:“狄仁杰厉害还是李元芳厉害?”
这是个哲学命题,当一个智慧神人碰到终极战神,要我说……
我才不会跳这个坑。
谁最厉害不好说,但要问谁最“多余”,哪个角色可有可无,很多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叫出这个名字:曾泰呀。
是啊,曾泰,这个怎么看都是个平凡乃至平庸的人。
这个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那一声声发自灵魂的呼喊,衣袍下的小短腿快速地奔跑着,长袖下的小手乱舞着,人未现,声先至,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沙师弟。
恩师——恩师——(每个字皆需长音)
除了这声爱的呼唤,曾泰好像真的一无是处了。
你看,他一张嘴“学生以为”,大家就想,错误的示范来了。
没见他自己破过一件案子,在永昌县令任上,境内发生血字研究案,跑到恩师那里,狄仁杰是内臣本不该私自查案,要不便是越权。但老人家一方面技痒,一方面更不放心泰泰,便化身办案大师接手了。
因为曾泰的叫法,也许县丞都会腹诽狄胖胖:哪里来的江湖郎中。
事实也证明,没有大师,还真不行。
恩师的不放心也非空穴来风,你看,凉州时,狄仁杰也不放心,担心曾泰初为封疆大力哥(划掉哥),“没有经验”,绕道深山中,证实了黑衣社的猖獗和对老百姓的荼毒。
那么曾泰到任那么长时间了,你猜他是什么时候知道黑衣社的呢?
没错,是狄公告诉他的 ,对大案的无能,again。
不再一一列举曾泰的“无能”表现了,手累。
曾泰如此的“无能”,乃至好多义士都要把他踢出所谓的铁三角了,谁能替之呢?自然是睿智英武、神明天纵的大周女皇武则天了。顺带提一句,很稀饭吕中老师的武则天。
哎,让晚生如何帮你,我的泰泰。
你真的只是狄阁老的绿叶,衬托的老人家鼻子上的青春痘更大?还是那句官场他荐:你道站在你面前的是何人?他便是当朝宰辅(当当当当)狄阁老!
二
有时,越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恰恰充斥着充耳不闻。
比如,曾泰真的那么无能?
曾泰在十几年间,能从一个七品的湖州县令跃升到“朝中挂紫衣”,真的只是跟对了人这一个原因?
咱们都清楚,狄仁杰当世名臣,目光如炬,能在他身边做事的哪有一个是吃白食的?
能文能武会暖床的万金油管家狄春,王朝马汉等八大军头,乃至幽州刺史孝杰,颜值担当如燕,更不说锐气直逼大人的乖乖君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大家一直黑的曾泰,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
我认为,有三点。
一是赤子之心。
很多人经常忽略了曾泰的官场出身,初见狄公的七品芝麻官曾泰什么出身呢?那是“天授元年殿试第一名”!
简单的说,就是当年的状元。如果放到现在,便是全国统一试卷后的全国高考状元,清北复交的招生办主任拼了命也得争夺的生源。
也许,你高考超过一本线一百五十多分,也许你家孩子是县里文科状元,但在曾泰面前,嘿嘿。
而且这是唐朝的进士头名,可不是潘美的宋代哟。
不管是恶意忖度的复读还是时无英雄,只要当得状元,曾泰都该“进入翰林院”,可他硬生生的做了十年县令。
原因也很简单,曾泰不溜须拍马,别人帮领导搬家时,他倒好,去灾民家视察了!
淹死老百姓重要还是淹死领导的马重要?!
曾泰当然选择前者了,因为那是圣人之道,那是当官的本分,那是他十年寒窗的理想寄托。
是的,曾泰有一颗赤子之心,狄阁老也说他“爱民如子”。
但正是因为所谓赤子之心,在他人,尤其是官场中人看来,不过是书生之见。
那个人啊,又臭又硬,什么招待的规格,岁礼一次都没有,政绩好有什么用,幼稚,这样不懂官场的人,还能让他上去?
十年县令,任谁都会蹉跎了红心,有的选择了“卑职要做个糊涂人”,有的干脆胸怀宇宙了。
而曾泰却选择了让他“时时生活在痛苦”的一条路,加入特务机构,生活在黑暗里。
梅花刺青,是曾泰自暴自弃了?
当然不是,狄仁杰拯救了一个本就向往光明的灵魂,误入歧途的曾泰,之后洗心革面,兢兢业业的随佐带给他新生的人。
恩师才是我理想中当官的模样,恩,我也再也不必在理想和现实中挣扎了!
恩师?——恩师——
狄仁杰拉起了落水的曾泰,曾泰还给恩师一个好官,一个好学生,一个好朋友,相信他也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
没听他包养小八的事情,业没见他天上人间过。
曾泰不敢停歇,他要洗刷那刺青耻辱,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相比曾泰,多少人遇到屁大点困难就自暴自弃,就丢掉初心。要么醉生梦死,要么键盘侠,懒散迷茫,满嘴抱怨却不求上进,好像世界忽然变黑暗了。
此时,机会来了,这样的人知道吗?
曾泰应该感恩的不仅是恩师,还有他饱经磨难也没有完全丢失的赤子之心,因为如此,他才能迷途知返。
天助者自助!要不他不过是穷人版的温开,轮得到他天天大喊恩师?
第二是本分,第三是有自知之明。
放在一起说,因为这两点都有目共睹,都基于第一点赤子之心,且有重叠的地方。
本分就是做好官,勤劳公事,爱民如子。
只举一个例子,大军饷银在曾泰的凉州被劫夺,皇帝本欲治曾泰“治境不严”之罪,但宰相张柬之求情,理由是曾泰勤劳仁政,是不可多得的好官,而武则天平静下来,也同意轻处。
有自知之明,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曾泰跟在狄仁杰身边,刚开始时官位低,办案能力也很一般,这时候能够认清自己的能力,做好恩师交待的事情,比较容易。
但随着他官越做越大,能力也“很有长进”,这时候便很难不飘飘然了。
别忘了,他还是一个有过失意经历的人,这样的人可能更有人前显贵的冲动。
让你们当年瞧不起老子!
更严重的,是他可能会改变对狄仁杰的态度,要求每次的功劳簿上多写自己的名字,甚至对狄公交办的事情也不再上心。
哼,你不过比我官大点,现在我也正四品上了,还当我小学生呢?!
要是曾泰真这样,他的仕途怕也完了,人也就完了。
曾泰怎么做的呢?
没见他打击报复过任何人,可谓心胸宽广。
就这点,我服。
曾泰对狄仁杰更是始终如一,当县令时跪着叫恩师,当了凉州刺史,依然“当街施跪”,这才有了一幕幕蹦蹦跳跳如小兔子般的身影,一声声爱的告白历历在耳:恩师——恩师——
而且曾泰没自大,他始终清楚地看到和狄仁杰的差距,不是屁股上来了,脑袋就发热。
这一点,要比爬到高位的人强?
比如:破案的事情我不懂啊,但我只提三点要求……
破案曾泰不是内行,他清楚,一百个曾泰想一天,也比不了狄公灵机一动。
看到了自己不足的曾泰,做好分内之事,这不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吗?
而且,没有曾泰干的蓝领工作,搬不来钦差卫队,狄仁杰在卧虎镇就上演不了狄大人讲故事;在洛阳谦义坊发现不了被剔成白骨的尸首,在官道上发现不了内卫被杀,等等等等,这些事最后都挽救了国家和皇帝,所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曾泰,也是功在社稷的。
这样一个本分爱民、尊师重道、心胸宽广怀有赤子之心的曾泰,还有什么好黑的呢?
别忘了曾泰还有怒斥天陀商人的高光时刻:我堂堂天朝,自有法度。本州身为刺史,代天牧狩,岂可因一商队之私,而枉顾军国大事!可笑你一小小的商旅,夜郎自大,不谙世事,竟在本州面前口出狂言,危辞恫吓,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我中华的汉朝有一位大将,名叫陈汤,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本州转赠与你: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三
其实这世间最无脑的行为,叫做从众。
因为这种行为很多时候都不是所谓从善如流,而是羊群跳崖。
黑曾泰是从众,乃至曾泰的好,就这样被淹没了。
但凡稍微想想,曾泰不比太子李显好?不比同为内卫、一道命令灭人满门的温开好?更不比那些人面兽心、草菅人命的奸险恶徒好?
曾泰被黑的原因除了从众,也因为他太普通了,太像常人了。
他干的事,我也能干好,所以我没必要尊重他。
和狄仁杰、李元芳乃至蛇灵杀手、黑衣社歹人相比,曾泰不够狠辣,不够生猛,不会救人也不会害人,好无聊啊。
但看剧也就算了,生活中,曾泰扮演的往往就是你习惯的人,比如父母、结婚多年的妻子、单位善良的同事。
人们会无聊,这人不够优秀,乃至不够权威,不能让人们俯首帖耳,所以便轻视乃至鄙视。
相反,那些霸道的人,反而是不敢惹,也惹不起。
可不好意思,这样的人,他们也不会鸟你。
比如薛青麟之于杜二,崔亮之于王周,许世德之于刘大。
而曾泰,刚还替你取了快递。(高看)
而曾泰,刚还替你取了快递。(高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