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自己和解2020-05-31

与自己和解2020-05-31

作者: 97f6f820c277 | 来源:发表于2020-05-31 19:03 被阅读0次

作为一名对佛教非常不了解,也没有阅读过佛教书籍的读者。初读这本书还是比较晦涩难懂的,虽然书中用的语言很简练,也通俗。但是所表达的内涵意义却不是非常容易悟通。

人为什么会痛苦?一行禅师说,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年幼且受伤的小孩。我的理解,这个小孩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即佛教说的藏识。这个小孩记录了我们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切创伤,甚至你跟不意识不到的创伤,在特定的环境下,会引发你的共鸣,让你感到悲伤、痛苦。因为我们通常不敢直面这个小孩,刻意回避这个小孩,甚至意识不到这个小孩的存在。

而要解除这种痛苦,就需要直面我们内心的小孩,需要用正念治愈这个小孩。何为正念?网上对正念有很多种解释,但是大多都含糊不清或者语焉不详。比较通俗易懂的解释是:正念,就是如其实际的明了当下的心、身状态及其变化。 一种有目地的、不评判的将注意力集中于此时此刻的方法。 

只有直面现实、直面内心,深切的去感受自己的内心,才能做到释然、才能解脱、才能涅槃。 

书中也介绍部分疗愈练习的方法等,但是说实话,对于我个人而言共鸣感极其微弱。因为一是我还没有按照书中的方法去练习过;二是自我感觉还没有那么大的痛苦、焦虑需要去用这种方式消解、疗愈。所以该书的大部分段落读起来不但艰深晦涩,而且较为无趣。

并且相当部分的内容,个人感觉与我对于佛教粗浅的了解相悖。比如有文章说,佛教追求的是消解人心中的欲望。对于痛苦的回避是欲望,对于幸福的追求同样是欲望。因为这是相对的感受。佛教的戒律的真正目的是让我们不再被万物所缚,即不要执于一切外境外缘。我们的厌恶情绪是枷锁,我们的喜悦情绪同样也是。因此佛教是不赞成享乐、知足、化解痛苦等行为感受的。

但是该书中一些内容却是引导人们去达到一种自我情绪的正向发展,从对人类普遍需求及认知来说,这毋庸置疑是对的。但是对于佛教教义来说,这却是舍本求末,背道而驰的。

当然,本人才疏学浅,对于佛教也是一知半解。有可能这也是不同教宗教义之间的区别。但是个人的感受是,没有对佛教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大风大浪。那么这本书是读不懂的。

相关文章

  • 与自己和解2020-05-31

    作为一名对佛教非常不了解,也没有阅读过佛教书籍的读者。初读这本书还是比较晦涩难懂的,虽然书中用的语言很简练,也通俗...

  • 海街日记

    和解。与他人和解、与家人和解、与自己和解;与得到和解、与失去和解;与过去和解、与现在、未来和解;与现实和解、与虚幻...

  • 2019-10-15

    与自己和解 幸福就是与自己的内心和解,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

  • 与你的世界和解

    与自己和解、与自己的过去尤其失败的经验和解、与家人朋友和解、和世界和解。和解使自己处于和谐状态。 ...

  • 看完《不惑之旅》后

    和解。 看完这部电视剧映入心底的只有这个词,和解,与生活和解,与情感和解,与生命和解,与自己和解。人生...

  • 《那山那人那狗》:小时候不懂,会怪;长大了,懂了,会念。

    终我们一生,都是一个和解的过程。与亲人和解、与朋友和解、与陌生人和解、也与自己和解。于自己,不再对于自己做了、没做...

  • 《和解》

    与自己和解 与时间和解 与过去和解 与我们的一切和解 与真诚的人真诚地遇见吧

  • 新的一年,学会与自己和解

    人生的历程总是在不断和解的过程,和自己和解,与家人和解,和朋友和解,与同事和解,与现实和解。 凡事,说好听了是和解...

  • 讲座

    把抱怨变成感恩 与父母和解,与自己和解

  • 和解

    昨天知道了,改变,再见吧,今天,我想说和解,与自己和解,与环境和解,与社会和解,与世界和解,与周围的人甚至一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自己和解2020-05-3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ur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