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是如何形成的?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他从小就为自卑而烦恼,为了看清自己的自卑感从何而来,他不断努力研究寻找真相,结果,自己的自卑感反而消失了。的确,只有探索到自卑的真相,自卑才会消失。因为当你找出自卑的原因之后,你才知道该如何消灭这个讨厌的家伙。那么自卑是如何形成的呢?
因素一:盲目比较
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孩子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每次都年级第一……
这个孩子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
这个孩子能考清华、北大,能考硕士、博士、圣斗士,还能升级到黄金级、白金级甚至是水晶级,他不看星座,不看漫画,看到电脑就想骂人……
这个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而我们只会吃喝拉撒;他是团员、党员、公务员,将来还可能知道地球为什么这么圆……
这个孩子长得好看,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就连他的手指甲都是“双眼皮”的……
这个孩子每天只花10块钱都觉得奢侈浪费和犯罪……
想一想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也有这样一个“宿敌”吗?
难道我们就真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有哪些让你现在还记得的委屈事?大家来说一说。
父母似乎总是对我们不满意,总是喜欢“别人家的孩子”多一点。在父母的影响下,你是不是也变成了这样一个超级爱比较的人?和同学比谁穿的衣服更贵,谁的爸爸做的官大,谁的妈妈更漂亮……
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与别人比较呢?这样的比较到底好不好呢?
其实,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获得对自己的评价是我们常用的认识自己的方式之一。任何一个人都需要通过评价自己、认识自己,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由于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并不存在可以信任的、放之四海皆准的评价标准,于是人们就需要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才能够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
比如,某次考试小王考了95分,虽然已经接近满分,但是只知道自己的分数,小王并不能判断自己在所有的考试者中到底排名如何,只有通过了解所有人的分数,他才能判断,自己的95分到底算非常棒还是一般。
这种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心理学家把它称作“社会比较”。而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不知不觉地拿自己的缺陷与别人的优势相比,总是羡慕别人什么都拥有,而自己却是这样的可怜,久而久之,这样盲目、不对称的比较就会造成内心的自卑感。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妈妈,学校要筹款给灾区的小朋友,每个学生都要努力找到人捐钱。”
对小男孩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妈妈。小男孩的妈妈取出10元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元、50元。”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等候学生放学的小轿车。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对学校各项建设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属于后者。
小男孩知道家里情况,所以小声地解释说:“妈妈,我不是想和同学比多,可是10元钱比起同学们的100元、50元实在是相差太多了。而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目前我们班已经领先了,我不想拖累整个班级,成为班里的笑话。”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抬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们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妈妈所捐的10元钱是用汗水挣来的,是妈妈对灾区小朋友的心意。其实这10元钱跟同学们的几百元钱相比都是一样的,甚至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德和学业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就最值得骄傲了。永远都不应该跟别人比家里的财富,因为这不是正确的比较,你明白了吗?”
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他不仅学习到“捐”背后的意义,还认识到生活中不要盲目地进行不对称的比较。
故事中的小男孩成绩优异,本该是个自信的孩子。可是,他却认为别人都捐50元、100元,自己也不能太少,10元钱根本拿不出手,还会拖班级后腿。他一味追求在物质上要与其他同学保持同一水平,可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允许他“打肿脸充胖子”。可见,盲目而不对称的比较不仅会让人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和认识产生误解,还会造成心理上的自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