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诗词学习|感遇三十八首(其四)

古诗词学习|感遇三十八首(其四)

作者: 梦回唐朝_a324 | 来源:发表于2023-04-13 06:49 被阅读0次

感遇三十八首(其四)

陈子昂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①,乃属放麑②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这是《感遇诗》的第四首。诗人拈出两则对比鲜明的历史故事,夹叙夹议,借古讽今,抒写自己对时事的深沉感慨。全诗质朴雄健,寄寓遥深。诗中写了两个历史人物:乐羊和秦西巴。乐羊是战国时魏国的将军,魏文侯命他率兵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君就把他杀死,煮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乐羊为了表示自己忠于魏国,就吃了一杯儿子的肉羹。魏文侯重赏了他的军功,但是怀疑他心地残忍,因而并不重用他。秦西巴是中山国君的侍卫。中山君孟孙到野外去打猎,得到一只小鹿,就交给秦西巴带回去。老母鹿一路跟着,悲鸣不止。秦西巴心中不忍,就把小鹿放走了。中山君以为秦西巴是个忠厚慈善的人,以后就任用他做太傅,教育王子。

一个为了贪立军功,居然忍心吃儿子的肉羹。骨肉之情薄到如此,这样的人,对别人岂能有忠心呢?一个怜悯孤兽,擅自将国君的猎物放生,却意外地提拔做王子的太傅。这样的人,对一只孤兽尚且有恻隐之心,何况对他的国君呢?他肯定是能忠君到底的。

现在要研究的是:陈子昂为什么要写这两个历史故事?他当时“遇”到了什么事,因而有“感”要发呢?原来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杀了许多唐朝的宗室,甚至杀了太子李宏、李贤、皇孙李重润。上行下效,满朝文武大臣为了效忠于武则天,干了许多自以为“大义灭亲”的残忍事。例如大臣崔宣礼犯了罪,武后想赦免他,而崔宣礼的外甥霍献可却坚决要求判处崔宣礼以死刑,头触殿阶流血,以表示他不私其亲。陈子昂对这种残忍奸伪的政治风气十分愤怒。但是他不便正面谴责,因而写了这首诗。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首味史诗,实质上是一首针砭当时政治风气的讽谕诗。清代陈《诗比兴笺》说它“刺武后宠用酷吏淫刑以逞也”,是道出了作者旨意的。(施蛰存)

相①,当时诸侯王子都有太傅,称为相。麑②,幼鹿。

相关文章

  •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感遇(其四) 几天前与大家分享了诗人张九龄的诗作《感遇十二首》其二。 今天分享诗人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因为这...

  • 读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四)

    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其四)是这样的: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

  • 张九龄《感遇》

    叶嘉莹《给孩子的古诗词》一书选了张九龄的两首诗,一首是《感遇》,另一首是《望月怀远》。 《感遇》其实是一组诗,共十...

  • 感遇其四

    吾爱高船弟,登攀有主张。 奔波弃稳定,求索笑苍桑。 傲骨时人重,圆融立世强。 长江怀梦远,赤壁赋华章。

  • 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每天坚持读一首古诗词,今天读到张九龄的感遇(其一),忍不住分享了一下。 感遇·其一【唐】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

  • 精读《唐诗三百首》002:张九龄《感遇》(二)

    文 | 谢小楼 今天读《唐诗三百首》第二首,还是一首张九龄的《感遇》,此诗为张《感遇》十二首中的第七首。 感遇张九...

  • 诵读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标准版有感

    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共有2389个字,我是喜马拉雅FM全民朗读中首个诵读者。 按照以前的习惯,古诗类我喜欢首...

  • 2020-07-22

    命运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今天读到蘅塘退士编写《唐诗三百首》像繍版之张九龄《感遇》其四时,很想跟大家分享我十分粗糙短...

  • 《感遇》二首学习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兰叶在春天...

  • 感遇词二首

    感遇词二首/徐宏 感遇词二首 徐 宏 满庭芳•曲靖廖廓公园信步感怀(一) 廖廓山上话凄凉,松下听风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词学习|感遇三十八首(其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cg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