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今天读到蘅塘退士编写《唐诗三百首》像繍版之张九龄《感遇》其四时,很想跟大家分享我十分粗糙短浅的感受。
开篇第一句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我立马会想到一则古代故事——南橘北枳,那是我们小学话剧社演过的,所以记忆犹新。大致是说此植被在南边称之为橘,而在北边则为枳。橘甘甜多汁,而枳苦涩不受欢迎。归结其中的原因,就是两处相异的水土。
但是,张九龄最大家记忆和产生感触的应该就是这句“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与《感遇》其三那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虽遥相呼应,终究不是我所最为喜爱的。其后的“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我大致可以理解为江南的丹橘很难被作者喜爱的客人食到。
接下里便是,我的最爱!
“命运为所遇,循环不可寻”。
我觉得这才是此五言律诗中,作者最想表达的。
题目为《感遇》,我自己最基本的理解就是作者对于所遇的感怀;所以,无论是人,还是植物,还是诗中典故后面的隐喻,都会让我觉得,我们不应该一昧地去相信所谓的陈旧蒙昧的循环。与我而言,自感发生在世间的任何事情都是会有转机的,如若相信一切结果都可以从陈旧之处寻到,那么人之所遇便皆为虚无,皆为无物。作者应该在此感遇诗中表达了他自己的信仰。
所以,最后那句“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应该是一切情感的点睛之笔。
作者在这里称丹橘为“木”,更是让人感触很深。你们不要总是只说桃树李树和桃李满天下。认为这是对师长最好的慰藉。但是,像这样的“木”,作者相信,它也会有“阴”。因为如此,它岂不是在更不易的情况下仍心心念念地成长。
在我看来。人无论遇到什么,或是觉得被贴上了怎样的标签。
都不要停止前行,去看不一样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