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书籍】《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卢明、崔允漷 著
【阅读用时】30分钟
评价是一种基于证据的推理,没有评价的教学是一种无目标的教学,而推理的前提性条件是我们需要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收集到有效的证据。需要注意:当我们考虑评价时,不能局限于某一种评价方法;证据要能反映目标达成情况的学习信息。
一、什么是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是指为检测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学会了没有、学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而设计的检测项目,包括传统的纸笔测验和表现性评价。
有效的“评价任务”必须符合三条标准:与目标匹配、看得明白、实施可行。
二、怎样设计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
(一)设计要素
评价任务与目标匹配不等于与目标一一对应,对于知识与技能目标,必须有相应的评价任务与之对应,但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时难以设计与之对应的评价任务。
在设计某一具体评价任务时,需要从“情境、知识点、任务”三个要素来设计所要检测目标的项目。
(二)设计策略
依据学习目标从评价任务的三要素入手来设计,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情境呈现、具体任务、需检测的知识点(隐藏于任务、情境中)。
可采用两种方式设计评价任务。第一种是“一对一”设计法,即一个“评价任务”只检测一个学习目标,针对性极强,检测效度高;第二种是“一对多”设计法,即一个“评价任务”同时检测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习目标所包含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主要用于检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其优点是能通过它来检测学生能否将“新知”与“旧知”进行整合并灵活运用,其缺点是如果出错很难一下子判断出是在哪个知识点上出问题。
三、设计评价任务的几个关注点
(一)明确设计顺序
“学历案”强调教学必须基于“课程标准”,它遵循的是一种逆向设计的路径,即“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将“评价任务”的设计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并与作业设计一同进行,这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厘清目标达成的“标准”,正确区分学习任务与评价任务,使教学活动的安排更具有针对性。
(二)基于教学全程
我们在设计评价任务时,应基于教学的整个环节来促进“学习链——教学链——评价链”的建立,树立评价即学习的意识,做到课中、课后的一体化考虑。
利用“评价任务”获取评价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引导学生说,二是从学生的“写”中获取清晰的评价信息,三是观察学生的表现,四是批阅学生的作业。
(三)任务方式多元
效度和信度是“评价任务”设计的两个关键指标,要提高“评价任务”的效度和信度,需对“评价任务”进行多元化设计,可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评价任务”的设计,要基于学生实际,设置合理的情境、题型,确保命题背景的公平性,突出检测的针对性,以提高效度。
第二,同一“学习目标”需设置多角度的不同的“评价任务”,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否全面、深刻,能否在变换的情境下继续正确回答问题,以提高信度。
第三,“评价任务”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差异性,“评价任务”的设计可以体现多样性和发展性。
(四)描述清晰可执行
明晰的评价任务具有“导学”的功能,其描述的是“要求学生做什么”、“怎样做”以确保“做得怎样”。评价任务的描述要做到语言清晰、情境真实、言简意赅,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
总之,评价任务不等同于教学任务,也不等同于课后作业,它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引领教与学。它不仅为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提供依据,还为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证据。有了评价,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将更有方向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