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商业至简》价值驱动型人才具备的十种性格特质之四——把反馈当作礼物时,作者更强调要接受反馈,并认为这是个人成熟的标志,但是我觉得,不仅要接受反馈,还需要给出反馈,把“反馈”作为一个“礼物”来流通。
接受反馈
把反馈当作礼物,一方面我们要积极给予反馈,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接受反馈。无论给出的反馈还是接受的反馈,都希望这个“反馈”是正面反馈。但很多时候我们将面临批评和冲突,在这种负面反馈中,我们要保持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
冲突时合作过程中的必然副产物,《商业至简》中说,作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的标志是具备接受反馈的能力。期待无理由的赞美是孩子的标志。尽管这种批评式的反馈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去觉察、接纳在批评中的期待。就像《非暴力沟通》中说指责、批评、评论往往暗含着期待。我们只能稳定自己的情绪,用合作的心态来接受负面反馈中正面内容。
对于自身发展有要求的人,总是会积极主动的寻找被反馈的机会,在简友小慢可写作群中,有一个“文学作品研究与修正活动”,征集想要被评鉴的简友的文章,群友们再针对文章的内容、语句、故事情节等各方面给出意见和建议。对于主动参与的简友来说,也是一个提高写作水平和欣赏水平的机会。是一个挺有意义的活动。而且在这个活动上,无论是文章作者还是给出意见的群友,都是会用心的给出正面的反馈。
在《商业至简》中作者也提出,在生活中建立这样一个反馈循环,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人、导师、工作伙伴、尊敬的人等建立这种反馈机制,期待和追问他们自己有哪些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给出反馈
给出反馈会比接受反馈要容易些,因为给出反馈总是更有迹可循,比如《可复制的领导力》中提到的三种反馈机制,而对别人更有意义的反馈是二级反馈。
1.零级反馈:看见了也不说,不表扬别人,没有反应。
2.一级反馈:仅仅表扬对方,用评价式的赞赏来表扬对方,比如,你真了不起,你太棒了,你画的画真漂亮。
3.二级反馈:在别人做做的时候,表扬对方,并告诉对方为什么,描述出具体好在哪里。比如,你的画真好看,我看到了蓝天、白云、大树、草地和放风筝的人,画面布局和用色都有很大的进度。
在《创业维艰》中也提出了一种反馈的方法——三明治反馈法:张嘴先表扬、再批评、最后还要再强调你有多看重他们的优点。并指出有效反馈的六个关键点:
1.真实可信
2.出发点正确
3.对事不对人
4.不要在同事面前玩弄一个人
5.反馈因人而异
6.直截了当,但不刻薄
把反馈当作礼物
无论是接受到的反馈,还是即将给出的反馈,我们都能把它当作礼物,抱着接受和送出礼物的心态来对待,将会让个人能更快速的成长。
而且反馈并非独白,而是相互的对话交流,自己给予的反馈也会期待获得对方的反馈,同样对方也有这种想法,所以通过反馈可以让信息和情感流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