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日较南方,其实还是有点特色的。
最大的特点应该就是冷,所处的位置算北面的中部,冷的程度不算太大,据说北面到了晚间,非特殊情况,人员出动少,真的能到了滴水成冰的地步,小孩子们白日里到户外,左一层右一层包得就像是粽子一般,走路也明显得笨拙起来,人们来来回回地出去回来,感觉就自带着一圈冷气,哈一口,气息悠悠在眼前晃悠着,那种感觉真有仙气飘飘的风范。
而且这种冷,冬愈深愈冷,夜愈深愈甚,冷到行在风中时,但凡能裸露在外的肌肤或肢体,多走一会儿,或多呆一会,冻得发僵的感觉就有了,时间久了还会有麻木没有知觉的感觉,不过只要回了屋子里就好了,冻得僵直的地方一点一点舒展。
偶尔也听朋友说起南方没有暖气冬天的冷,没有体验过,听人说是浸入骨子里的冷,看来从南到北,这一通盘点,就将冷徐徐展开了。
北方的冬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吃上。
儿时在乡间时,冬日多就到了农闲时节,男人们不去田里干活,一年中难得偷个懒,妇人们也不用天没亮就起身准备吃食,慢慢的天大亮了,才看到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十足的烟火气息,煮一锅热乎乎的红薯粥,或新磨的玉米面做一锅糊糊,或捞饭疙瘩汤,要不就做一锅和子饭,菜缸里腌的咸菜挑一碗出来,小葱麻油一淋,窝头蒸馍一蒸一烤,一顿早餐就解决了,而后男人们可能将秋粮归置一下,也有约了三五牌友摸牌的,老人们或抽一袋旱烟,吧哒哒的闲聊点什么,有妇人们捧着针线箩箩,三三二二扎堆做针线,到后晌三四点再吃一餐,或米或面,也不上地,就等着天黑了看电视休息了。
那时为了抵御寒冷,冬天里常买些板油回来号了,一罐子猪油吃一阵子,油渣渣包了包子,做成馅饼,要不就做成菜黄儿打牙祭,日子过得慢悠悠的,却也是悠哉悠哉的。
那会儿棚子里的大瓮小瓮,都是腌得咸菜,有时令的酸菜,有腌得芥疙瘩,有时还做泡菜,腌芫荽黄豆的菜,有的随吃随做,有的要延续到次年春捞出来煮或蒸了做成老咸菜。
虽然现在都说腌制食品不健康,但那时算是北方一冬的菜品,到现在还改不了。
还有就是不似当下添加各种调味品,就是水和盐就了事,其实算起来还是相对健康的。
北方的雪也是冬日里最大的看点,前几日看新闻说因为南方的孩子们去了东北上学,恰逢一场大雪来临,看雪玩雪的兴致承包了冬天所有的乐子。
算起来北方可看的东西太少,这一场银装素裹倒是为冬日凭添了不少乐趣。
而今,又是一年冬日,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之余一一排开来盘点,多少有些怀旧的情愫在里面,一想到冬天过后又一春的喜讯,冬天有重要的日子过年,心中又多了企盼,那么就这样守望吧,一直到春的消息传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