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81-论知行合一

81-论知行合一

作者: 面壁者与破壁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3-21 16:26 被阅读0次

坚持运动,勿忘读书。

乐于独处,享受孤独。

——面壁者与破壁人

为什么掌握了很多大道理,还是赚不到大钱?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三个角度去思考:

第一种:道理是错误的或是不完整的;

第二种:不懂运用。

第三种: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今天从第三个角度来分析,也就是知行合一。

▌ 01 是什么?

那么,何谓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

知之真切笃实处 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 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杨绛先生曾经给一个年轻读者回信说:

你最大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少而又想得太多。

列宁也曾经说过:

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无数的名言警句,都在为我们警示「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然,依旧有很多人,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即,只会口花花,却不付诸行动。

我对童年时的记忆,几乎没有多少了。零星记住的几个记忆片段中,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

那是小学某一年级刚放完寒假后的第一节数学课。

课堂上,数学老师专门把我和另一位同学放在一起做比较,

说:

你的奥数习题册还是空白的,他(另一位同学)已经在寒假一点一点做完了。

虽然上学期你比他厉害,但难保这学期他就已经赶上你了。

你们名字里都有一个‘聪’字。

‘聪’字是什么意思?

拆开来看就是,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口来表达、用心去体会

你们都很聪明,但你差就差在是小聪明。

什么时候你能做到这个‘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口来表达、用心去体会。’,那你什么时候就是真聪明了!

那会儿我还小,不以为意。

随着年岁的增大、阅历的增长,偶尔夜深梦醒,回想起这个画面的时候,不禁叹息自己蹉跎了岁月。

是啊,我这辈子,都只不过是小聪明而已,担不得大任。

同样是名字里有”聪“,同样是一起买的习题册,同样是一个寒假的时间。

我只做了开头,另一位”聪“同学已经做完了一整本。

”说到做不到“,这是我身上最大的毛病,也是我这二十多年生命历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毛病。

还好,现在深度认识到了问题所在,立刻修正,也为时不晚。

如果你身上也有这个知行不合一的问题,也可以继续往下看▼

▌ 02 为什么?

那么,为何要知行合一?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距,就是知行合一的差距。

比方说,我认识一位大佬光合,在两年前的线下见面会后说过:

不要说很多感慨,要说回去做哪几件事。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距,是知行合一的差距。

是啊,大多数人,平时看了一本书,参加了一场座谈会,阅读了某篇文章,刷完某个视频,发现某条金句,或多或少会收获些许的感慨。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

原本怎么生活,后面就怎么生活,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但是啊,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却幻想着收获不一样的结果,这可能吗?

不可能!

有这么一句”废话“非常有意思:只有真的改变,才能真的改变。

但你细细品味之后,会发现,它蕴含着很深刻的人生哲理。

这句话中,第一个”改变“,指的是改变行为;第二个”改变“,指的是改变行为之后所得到的结果发生了改变。

是的,就是一个因果关系。

改变行为,结果一定改变。

如果改变了行为,结果却没有改变,

①要么就是改变量太小,出现的新结果也小到无法被你察觉;

②要么就是你以为你改变了,实际上很快你的行动又恢复如初,整体上的表现就是没有改变。

▌ 03 怎么做?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大白话翻译一下就是:没有真正知道后却不行动的人。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如何理解呢?

我很喜欢的一本书《认知觉醒》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这本书通篇都在讲:认知影响选择,选择改变命运。

平时我们没有做到知行合一,不过是”知“的这部分,实在太过浅薄,浮于表面,没有深度探讨底层逻辑。

➤比如说,你知道要冥想,冥想有很多好处。

但是——

  • 知道冥想的诀窍吗?

  • 知道冥想的深度含义吗?

  • 知道冥想最根本的动作是什么吗?

  • ....

不知道,全都不知道,

只是别人说冥想很有用,所以很兴奋,哼哧哼哧也想做。结果就是很快就放弃。

那这就是「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PS:如果想深度了解冥想,可以看看我这篇文章:《冥想专注》)

➤再比如说,你知道要保持健康,不吃垃圾食品,多喝热水早睡觉。

但是——

  • 每次夜跑路过夜市,总是忍不住停下脚步。

  • 每天总是”忘记“喝水,或者喝汽水舒坦。

  • 每次深夜躺在床上,总是忍不住“再刷一个视频就睡觉”

  • .....

脑子知道要怎么做,但是嘴巴和手就是控制不住。

那这就是「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如果你深刻研究了....都不用说研究了,你自己去摆个摊卖上几天小吃,或者去做个后厨的兼职,看到食材的制备过程之后,想必你再也不会吃小吃摊了。

如果你深度了解了人体生理学,学到了「内环境稳态」,知道”水“在人体中充当着组织液,是细胞生命活动所处的环境;知道缺水的时候细胞以及细胞所处的环境会怎么变化;知道喝了温度与体温相差过大的液体(冰水或者很热的水)之后,人体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

全部都深刻了解之后,想必你就知道应该要喝「温白开」了。

真正知道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

没有什么知行不合一的事情。

没有做到「行」,就是没有这份「知」。

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所以,当我们日常生活中,再学到什么知识、看完某篇文章、刷完某个视频等,可以回想一下那位大佬光合说过的话:

不要说有很多感慨,要说回去做了哪几件事。

我每篇文章的评论区,都会置顶这么一句话: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哪怕只有一个点触动并真实地改变了你,那它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这句自评论,也是我对你最大的祝福。

何以解忧?唯有实干。

点个在看,一起共勉!

【anduya520】备注”生财“,我给你发700M上百万字的实战电子资料哦~

相关文章

  • 81. Search in Rotated Sorted Arr

    81- Search in Rotated Sorted Array II**QuestionEditorial ...

  • “知行合一”——王阳明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说的最深领悟

    论“知行合一”明正德四年(1509),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首论“知行合一”说,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如何运用知行合一,来指导学习?

    知行合一,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来自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手笔。 知行合一,即知识和实践要相结合,...

  • 阳明心学304 ——再论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304 ——再论知行合一 (2021年8月10日星期二8:20) 知行合一是阳明先生的...

  • 关于知行合一的一些看法

    我总是在想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后来我发现知行合一不是一个方法论。 它是世界观 。不是说要怎么样去做到知行合一,而是...

  • 观心 |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心学大师王阳明提出的认识论。他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常常被挂在学校的各...

  • 论知行合一

    今天我们讲的这个内容也是大家很多人所熟知的,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的时候,我在想,这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就去查询了一下...

  • 论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确实很难。比如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咳得厉害,硬是戒不了。知道言多必失,还要随口打哇哇。人果...

  • 论知行合一

    心语:论知行合一。读圣贤书,以心体贴往圣之心,日彰本自具足的自性。口耳者,用以饰己,而其行不兑;身心者,以心御行。...

  • “知行合一”论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结果。如果深谙知行之理,若说知,行已自在其中了;若说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1-论知行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pm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