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人在一生中,都会爱上一座城

人在一生中,都会爱上一座城

作者: 亦文 | 来源:发表于2022-02-19 14:21 被阅读0次

    人生百年,不过一岁四季。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有机会遇到自己喜欢的人,遇到自己喜欢的地方。

    爱上一座城和爱上一个人,是一样的。

    爱上一个人,如果能常相伴,就是有了一半幸福的人生。如果,你爱上的是一座城,又恰好能在这座城里生活,那就是有了另一半幸福的人生了。

    每个城市也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的味道。重庆是麻辣的,杭州是委婉的,北京是大气的。

    爱一个人,你可能会为她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爱上一座城,你可能会用文字或者影像来记住它。

    写作者侯磊从小生活在北京,他爱这座城,深爱。他用文字记录和追寻着一座城的过去和未来。侯磊的散文集《北京烟树》便是以“燕京八景”之一的“蓟门烟树”一景借用而来。

    作者见过北京蓟城的古城墙上树木蓊蓊郁郁,如雾如烟,他把自己在这座城中遇见的世态变迁,人情冷暖,包括发怀思古,都写进了书中。

    侯磊作为一名土生土长在北京的青年作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著有北京非虚构三部曲《声色野记》、《北京烟树》和《燕都怪谈》。

    《北京烟树》收集了作者几十篇散文,题材涉及北京的胡同、北京街面儿江湖,城市里的寻常烟火,也写了北京的地坛、簋街和三里屯,记录了这座城市在时代变迁中的痕迹。

    在书中,作者提到:“没有搪过炉子的人,不足以在胡同里谈人生。”

    搪炉子,指的是在70年代到80年代的时候,每家都会有的铁皮煤球炉,平常烧水,冬天还可以搬进屋里烧土暖气,烧尽的煤球,需要及时清理,以便保证炉子是“活”的。搪炉子这活白天都是小孩子的事情,晚上封炉子的时候,才是大人做的。

    有的人家,家长可能不怎么节俭,老是算不准清理煤球的时间,所以炉子会经常歇火,还有到邻居家借个烧了一半的煤球来连火的事情。

    搪炉子变成了一种生活经验,也是那个年代的生活态度。

    作者是地道的北京人,对于这座帝京之城的认知,和游客不同。北京是他的家,是他全部的记忆,也是他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起始之地。

    在书中,作者有一篇文章是写“方言”的。方言,在中国人的心中,反复带有某种认亲的符号,只要听到乡音,便觉得眼前的人即是家乡,两句家乡话,便能拉近对方的距离,是颇具好感的社交密码。

    年前有一部以上海方言为对话内容的电影很火,叫《爱情神话》。导演和主演全部上海人,影片中的对话也全部以上海话为主。观众看了一场原汁原味的上海话电影,竟毫无违和感。

    作者在书中提到,由于世界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地方特色的东西,正在消亡。其中一点就是方言。

    近些年,有关保护方言的呼声很多。方言,不仅是一门语言,更代表了一方水土的温度,也是一方人们对家乡的牵挂和执念。如果所有方言都消失,那么,家乡,这个概念,可能会薄了很多。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普通话的制定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形成的语法规范。

    大家学习普通话是为了更好快捷、高效的沟通,但是方言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基因,已经融到地方人们的骨子里,伴随着成长,成为了区别其他地区的一种明显印记。

    比如作者认为,在教科书中就“姥姥”和“外婆”一词的探讨,也彰显了人对固有文化的坚持。他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说方言好比母乳,普通话就像奶粉。作用差不多,但是母乳可能更有温度,更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承和爱意。

    著名作家阎连科对于侯磊这本《北京烟树》给予了很中肯的评价,他说,侯磊写北京,不只是为了写民俗风物、掌故野史,而是走笔古今,凝视未来,经北京心营成文化的砖石和门桥,让人们在诗意、文学的庭院里歇息和生活。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故乡、乡音,记忆都是个体中最忠实的朋友,那些忘不掉的,一直都在自己的心中,脑中。不论在世界的任何一端,只要吃到熟悉的食物,听到熟悉的声音,或者看到相似的画面,对于一座城的爱,瞬间就会被唤醒,这便是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在一生中,都会爱上一座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qv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