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力资源服务业
人力资源服务十大业态

人力资源服务十大业态

作者: 澡花可视化读写 | 来源:发表于2019-07-26 22:37 被阅读178次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是日更第129天,小澡哥跟大家谈谈人力资源服务的十大业态。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人力资源服务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人社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各地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

根据北京大学萧鸣政教授等人的研究,人力资源服务可以分为十大业态,具体如下:

1、人力资源招聘。“互联网+”将大数据分析、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实时通信等技术应用到招聘领域,更加注重人性化的交互体验。利用人工智能筛选简历,可以极大地提升招聘效率,使精准岗位匹配成为可能;直聘模式通过在线聊天的方式,让雇主和求职者直接建立联系,降低了招聘成本;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视频技术的成熟,为视频招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条件。

2、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也称为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受到大学生的广泛欢迎,有些地方还把职业生涯规划引入到高中课程,帮助学生早日发掘自己的职业兴趣。一些互联网企业(如滴滴)引入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师开始成为一门职业,并按照不同人群进行市场细分,职业生涯规划师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随着城乡养老社保统一、全国社保卡统一等政策的推广,新兴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为中小企业、自由职业者、个人用户提供缴纳社保等服务。政府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新服务,给新兴企业提供了参与公共服务的机会。比如,微信、支付宝中的“城市服务”,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社保、公积金查询服务,同时也开拓了新的业务。

4、人力资源培训。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的培训行业产生的巨大的影响。网络直播异军突起,颠覆了培训行业的传统形式。移动端的直播平台,基于微信、QQ等工具的社群传播,降低了用户的成本,培训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入。微课这种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学习形式越来越被企业和员工所接受。如何让互联网碎片化学习更有效,成为培训行业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5、人才测评。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大幅度地提高了人才测评的信度和效度。VR和AR等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接近真实场景的场景化测评,使测评结果更加真实和客观。基于微信的九型人格测评受到越来越多职场人和大学生的欢迎。人才测评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同一个人才测评报告可以在多个企业使用,甚至在整个劳动力市场都可以使用。人才测评的报告使用者不再只是企业的HR部门,也可以为被测评者提供参考,并为被测评者提供自我改善方案。

6、劳务派遣。劳务派遣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的灵活用工问题,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是一种重要的用工形式,但中国也出现了劳务派遣工的泛滥现象。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劳务派遣受到法律和政策的制约越来越严,劳务派遣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会进一步提高,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也会得到加强。随着对劳务派遣工保护水平的提高,一些高端人才也会选择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就业。

7、高级人才寻访。高端人才寻访,就是俗称的“猎头”。随着市场的不断升级与发展,企业会对使用高级人才寻访的门槛进行调整,从传统的“高管”延伸到“关键岗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开始出现云猎头,集众多的猎头公司资源于一体,将人才与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让企业最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猎头公司。

8、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不仅可以降低成本,降低用人风险,还能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和竞争力。由此,人力资源外包是企业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重要选项。在共享经济时代,通过建立第三方的B2B2C平台,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岗位和劳务匹配,既可以有效利用劳动者的业余时间,同时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兼职APP,不仅为大学生和社会人员提供兼职机会,还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9、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中国的管理咨询行业起步较晚,主要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在高端市场与国际咨询巨头相比竞争力较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本土咨询企业迅速成长。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人力资源咨询服务,不仅可以提高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专业化水平,也会降低单个企业的咨询费用,增加服务的客户数量。

10、人力资源信息软件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信息软件的功能会进一步多元化,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沟通,还可以对企业内部产生的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为企业管理提供参考。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软件将向“一体化、服务化、网络化、平台化”转型,从传统的技术转向服务,从服务转向平台,这是技术发展、社会分工和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

参考资料:

萧鸣政 等 编著:《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蓝皮书2017》,人民出版社,201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力资源服务十大业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rj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