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最流行的艺术风格和设计风格,波普设计旨在反对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波普是英语pop的管译,后者来源于英语单词popular,意是大众的、流行的、通俗的。这里的“大众”指工业化文明中大众的生活方式。
一、从大众文化到波普设计
(一) 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后现代时期的主流文化,是信息社会和消费社会的产物。所谓大众文化,指在大众中流行的通俗文化,它是相对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而言的,精英文化指为少数精英人士所垄断的高级文化。例如,莫扎特的严肃音乐作为艺术家的天才创作,是高雅文化;而流行音乐作为商品化的消费对象,则是大众文化。艺术沙龙艺术画廊具有肃穆的氛围,是高雅文化;集体观看的娱乐电影产生乐趣,则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儒好莱坞电影、商业电视则被指责为“浮华的”、“矫饰的”、“夸张的”、“极端的”。
20世纪,人们把空闲时间更多地花在看电影、浏览杂志和报纸、听爵士乐上。随着现代主义的没落,商品化和商品崇拜的程度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有媒体和广告,有流行艺术,有好莱坞及其商品化的明星如梦露。在信息社会和消费社会中,世界进入新闻媒体控制的电视和广告的时代。大众文化是和大众传媒携手并进的。大众文化的中心是传媒,而电视首当其冲。大众文化主要是视觉文化,通过文化工业如电影、电视录音、录像,进入了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消费品的一种。精英文化走出象牙之塔,通过商业手段融合为通俗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
大众文化如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卡拉OK、广告、时装表演、通俗小说、娱乐报刊、游戏机等,以提供娱乐为目的。用一位后现代主义者的话来说,大众文化“就是尽一切办法大儿高兴”。
2、杰姆逊阐述了大众文化的若干特点:
第一:缺乏审美深度,满足浅薄的平面感。大众文化不追求普遍和永恒,不叩问人生意义这类终极价值,不思考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不对世界的意义作出解释。大众文化无力生产严肃的图像或文本给予人们以意义。它用戏谑代替了严肃,用消费代替了精神探索。它认为权威本身己经瓦解,主张多元开放、多样杂糅和去中心。大众文化通过甜腻的媚俗不给人留下反思的空间。
第二:注重现在,割断历史联系。现代主义怀旧表现为传统和记忆,历史意识是一种深沉的根;后现代主义表现历史时仅仅把历史理解为纯粹的形象和幻影,历史事件转换成了照片、文件、档案。后现代一点点地失去了保留过去的可能,我们开始生活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传统正在不断地消失。
第三:主体消失。这里所说的主体的消失,指随着都市化、工业化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崛起,人被“原子化”。像物质结构中的原子一样,大家干篇一律,不分彼此,失去了个性特征。电影,电视、流行杂志,流行音乐等使受众的趣味标准化,大众传媒从外部统一大众的意识,传播固定化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后现代的多元化是一种离心力,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世界成为松散的、以人为中心的视点被打破,世界已不是人与物的世界,而是物与物的世界,剩下的只是纯客观的表现,没有情感和热情。
第四:机械复制性。大众文化最根本的主体就是“复制”。德国学者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中的艺术品》一文中指出,在机械复制的时代,艺术和其他产品一样,开始被大批量地“生产”而不是“创造”出来。艺术成为一种生产,艺术家是生产者,艺术作品是产品,读者和观众是消费者。本雅明认为,大众文化是标准化、程式化、机械复制的产品,这是刻版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机械复制的广浮运用,使众多摹本代替了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