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静贤
前言:
我和儿子
我和儿子,可以说,一个固执,一个倔强。
我,虽然平时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主意,什么都好说,可是在某方面一遇到自己认定的事情,我却特别的固执,总是一味地坚持己见,就比方说在小孩教育问题上,我就特别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方式。
我的儿子,是个好胜心强且吃软不吃硬的人。每次叫他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须前面要先将就他,否则他会跟你扛到底。比如说两岁多的时候,叫他不要把脏手放嘴里,并强抱他去洗手,结果怎样呢?不但止哇哇大叫、拼命挣扎,而且一把他放下来,就当着你的面直接拿手在地上使劲擦几下放进嘴里,斜眼瞪着你。
所以啊,我和儿子,可以说,一个是固执妈,一个是倔强宝。
当固执妈遇上倔强宝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想想看,......嘿嘿!
好吧,言归正转,现在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说说我和儿子,即固执妈和倔强宝之间的故事吧!
首先,先从固执妈与倔强宝之间发生的几个生活场景说起,
场景一:
固执妈带倔强宝到隔壁的小区去玩,开头倔强宝玩得好好的,等准备回家了倔强宝开始闹了,要去小区旁边的小超市。去小超市?哼哼,固执妈当然知道儿子要去那里干什么,坚决不去!
这时倔强宝开始哇哇大哭起来,并跪地不起。固执妈脾气也上来了,干脆走到一旁的值班室边冷眼旁观边跟值班室的人聊起天来。两个人就在这进进出出、人来人往的众目睽睽之下较起了劲。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倔强宝张开手臂对不远处正冷眼看他的固执妈用哽咽的腔调说:“妈妈,抱!”固执妈把哭得眼睛发红的还止不住抽泣的倔强宝抱了起来,这时旁边的保安忍不住逗起了倔强宝:“下次还敢不敢不听妈妈话了?”这话一下激怒了倔强宝,刚刚还安静地依偎在妈妈怀里的他马上挣扎着闹着要下来。
下午睡醒觉,固执妈跟倔强宝又恢复了原先的有说有笑,当互动得正酐的时候,这时倔强宝来了一句:“妈妈是老虎!”固执妈以为自己听错,又问了一次,倔强宝又重复了一遍“妈妈是大老虎!”固执妈一时无语,想想孩子那么小,两岁不到,就会把妈妈比喻成凶猛的大老虎了,这可没人教的喔!一时间各种心情上来,五味杂陈。
场景二:
跟场景一发生的时间差不多,也是倔强宝刚刚两岁左右的时候——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那时固执妈与倔强宝的关系是多么紧张,常常动不动就会起冲突、有矛盾。
那还是夏天的一个中午,固执妈帮倔强宝洗完了澡,准备帮倔强宝穿衣服时,这时倔强宝出声了:“妈妈,我要喝牛奶!”“行,你穿好衣服就帮你倒!”“不,我就要现在喝!”“穿好衣服再喝!”“不,就现在喝!”于是固执妈和倔强宝又开始对峙了,谁也不让谁。
倔强宝哇哇大哭,固执妈也气愤地走出房间;倔强宝好几次光着身子哭着跑出房间,要求固执妈给自己倒牛奶,而固执妈跟往常一样狠着心对倔强宝的哭泣哀求无动于衷。
又同往常一样,倔强宝最后又屈服下来:“妈妈,帮我穿衣服。”固执妈走过去帮倔强宝穿衣服,想着也趁势好好教导一下儿子,便故作语口婆心状说:“你看看你,如果刚刚听妈妈话,把衣服穿上,现在牛奶都喝完了!”哪知,固执妈的话还没说完,倔强宝的胳膊刚伸到衣袖的一半,听到固执妈的这番话倏地变脸了。固执妈一看这形势好像不妙,赶紧把一旁准备好的牛奶递上给儿子,没想到儿子把手一挥,连衣服也不穿就趴在床上睡觉了,看这架势,固执妈也无辙了,只得提醒自己:下次一定要注意!下次一定要注意!
固执妈和倔强宝博弈的结果
固执妈和倔强宝经常起冲突,两人经常遭遇互相博弈和对峙,这样的后果会是什么呢?看看身边人的反应就知道了:
固执妈的父母看不过去了,忍不住发声了:“你看看你,每次你带小孩几天,小孩的脾气都一下变得那么差,固执、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而我们带呢,孩子基本上天天都开开心心、笑呵呵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倔强宝的爸爸也忍不住出声了:“次次你带小孩,小孩基本上都哭,没有一次不哭的,而别人带小孩,每次小孩都开开心心的,也不知你是怎么带小孩的!”
对此,固执妈也忍不住反省:“我是怎么带的小孩?为什么我一带小孩,小孩就经常哭?难道我哪里做错了吗?可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啊!”
固执妈的觉醒和转变
有句话说的经典:“这世上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
说到底,孩子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根源都是父母,父母才是孩子所有问题的始作俑者。
“我该怎么做呢?”面对儿子的倔强和母子之间愈演愈烈的紧张关系,固执妈陷入一筹莫展之中。
这时固执妈的父母——孩子的姥姥、姥爷出声了:“不要总是跟小孩太过计较,总是让小孩哭,这样对小孩的成长和性格培养也不利,表面上好像家长赢了,但实际上却让孩子养成动辄就大哭大闹的烂脾气。
而且父母也举出例子:“你看,小孩在我们这里从来不哭,天天乐呵呵的,一回到你们那里几天回来,就变得脾气特别地大,动不动就哭闹。你们那种教育方法啊,真是把听话的小孩也教出皮的小孩!”
固执妈陷入了沉思:自己的孩子到底是怎样性格的一个人?
想想孩子出生后这两年的相处,事事无不显示出这是一个好胜心强,凡事喜欢争那一口气且吃硬不吃软的人。这样的性格特征可以说在孩子的日常生活里俯拾即是,比方说,孩子叫你抱,你不抱,他就哇哇大哭,你看到孩子哭,心软了,就抱起来他,可不到一会儿,孩子就会说:“妈妈,我不要抱了!”——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吃软不吃硬,且喜欢争一时之气而且争到一时之气又马上软下来的人。
想通了这点,固执妈在以后跟倔强宝的相处中,都不再固执、一意孤行地对倔强宝提各种要求了,每次与倔强宝交流时,固执妈都会有意让一让倔强宝,顺着倔强宝的意思去走,然后倔强宝的心理得到满足了,很快倔强宝又会按照妈妈的意见去做。
这样做的效果也日益呈现出来了:固执妈与倔强宝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固执妈不再那么固执了,倔强宝的心情也总是好的没法说,天天笑呵呵,而且也特别的听话和懂事——而这一切,可以说只有身边人才清楚地知道这听话和懂事的孩子是如何教出来的。
关于此事给我的想法和启发:
固执妈和倔强宝之间的从矛盾到和谐的相处历程也大概说完了,不知其他的家长看到这则看似简单实则并不简单的故事会有什么想法,会不会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于我而言,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并跳出来看,得到启发有:
一、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是独立而特别的个体,所以对待孩子,一定要清楚地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即对待孩子,一定要因人而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也才能更好地与孩子相处;切忌一意孤行地采用专制甚至棍棒法,非打即骂,这样做的后果,看看上面的故事,有心的家长也可以想到后果会是怎么样的了。
二、与孩子相处一定要遵循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处世之道。要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有自己尊严的个体,比如说上面的故事,最终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以柔克刚。身为孩子长辈和榜样的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一定要遵守这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处世之道,而且也要以身作则,而不要打着爱的名义或者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就在那里自以为是、倚老卖老,对孩子想怎样就怎样甚至胡作非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不仅处理不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做了孩子人生路上不懂处理问题的坏榜样。所以想要孩子怎么样,首先自己就先怎么样。
说到这里,忍不住往深里说下:
我和儿子,固执妈与倔强宝,两个人看似固执、倔强,其实而不尽然。我虽然某些方面比较固执,但我喜欢学习和成长(这里并没有赞美自己的意思,而是实事求是地说),只要一发现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好、不对,就会马上去反省、去改正(这从上面的事例中也可看出);而我的儿子,倔强宝,说倔强也不是最倔强的,就像上面说的,只要旁人稍稍就下他,就马上软下来,可以说次次都是在争那一时之气。即使是这样,当两个人互相不从、坚持己见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也会变得特别地紧张、特别地僵(而且我这个倔强宝当时还不到两岁哦),这样下去,随着倔强宝的一天天长大和独立彼此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有多恶劣就可想而知!
——从这就引出一个话题:如果两个人性格都是强势且固执怎么办?——在爱的名义下长久地互撕可以说就是这类关系的最常态。
而这样的代价是什么呢?
破坏甚至催毁彼此亲密的血缘关系。这个就不用说了,在专制父母和倔强孩子的家庭里,基本上每天都在上演着,而且基本上每个互撕的结局都差不多:惨痛,无赢家,双方都是失败者。
毁灭一个人的人生和前程。好胜心强不好吗?有主见不是优点吗?大刀阔斧、敢作敢为、有魄力这些难道不是形容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吗?难道不是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素质吗?可为什么在一个家庭里,尤其在一个强势父母的眼里,却是容不得的沙子?!——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大部分专制父母的本质:无知且自私。
这真的是一场悲剧,在这场互相争取发声制高点且长年累月的激烈战斗中,没有也不会有一个赢家:
父母输了,在这场长期而激烈的战斗中,他不仅收获了孩子的恨,而且还收获到了一个叛逆、固执且不擅思考、做事容易冲动的可谓人生失败者;
孩子输了,本来以他的聪明才智、过人胆识和魄力,做出一番事业不是不可能的事,可是他却身不由己地把自己的全部身家和时间、精力都放在了与父母长期的博弈上,让自己的人生在与父母的博弈、赌局中走得越来越偏,最终输得一败涂地。
这不可悲吗?而且更可悲的是,我身边这样关系的可以说比比皆是,基本上每个角落里,每个场景中都可以见到专制父母与倔强孩子之间的博弈。于是一出出情感悲剧、家庭悲剧,还有人生悲剧就这样每天在周围人、身边人的生活中此起彼伏、周而复始地上演且经久不衰——可悲啊!
所以,有心而又喜欢甚至习惯于专制的父母是时候该好好反省了!不管家里有没有倔强的孩子,特别是身边的孩子如果对自己言听计从,那就应该警惕了,不管这是不是孩子的天性使然,这都绝对不是一件好事。真正的教育,那就是培养出一个独立、有思想(有自己想法和主见)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培养孩子成材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