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清风徐徐吹来,白色纱帘随着风轻轻摆动,偶尔传来的缕缕花香,夹杂着泥土的气息,使人一嗅,便觉神清气爽。
一扇窗,一个人,一如初时。
窗外,天依旧蓝得清澈,清澈得如同初生婴儿的双眸;湖还是那样的碧绿,在清风下泛着阵阵涟漪。只是,少了几个傍水而嬉的孩童。其实,就算孩童依旧,也已不是我儿时的玩伴。
那些关于童年玩伴的记忆大多已经停在了九年前,再次归来故里,竟是“笑问客从何处来,儿童相见不相识”。
晏殊在《浣溪沙》中曾经慨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曾经读起来只为词人面对物是人非而有一丝感伤,不曾有过多的情绪,如今倒要自嘲一番自己便是那园中人了。
因是每次回到桑梓都是在冬日,看到“燕归来”已是不可能了,但相较于“归燕”与“落花”,更能勾起我情思的当是屋后的那一方池塘。
那塘依旧是在临近年关时“干塘”,犹记每当这时,村里村外的人总会找上塘主,趁早买上几条肥美的大鲤鱼,生怕去晚就只剩“鱼去塘空”了。而那被抽去池水露出湿滑塘泥的鱼塘,此时便成了孩子的天堂。总会有几个顽皮的男孩穿着长筒雨鞋,自以为“万无一失”,踏上“捡便宜”的旅程。结果往往是鱼未捞着,鞋子却深深陷入了污泥中,最后是回不来也过不去,那一脸的无奈与焦急,常常惹得周遭的人哈哈大笑。
那笑声似乎犹在耳边,但那时的无拘无束却不知飞到了哪个九霄云外。我想,大概是天上的云儿把它们藏了起来,要不然傍晚的云霞为何总是笑得满面通红?
一样的蓝天,一样的池塘,一样的笑声,但那些已然成了我站在窗前瞧的风景。或许,当初稚气未脱的我们也是别人趴在窗前打发闲暇时光的一道风景线吧!
这便是时光的权利,不知不觉中它染了岁月的发髻,又将记忆一遍又一遍地更新,待再回首时,早已不知昨夕何夕,今夕何夕。
以前总是不懂为什么会越长大越孤单,随着脚下的路走得越来越远,如今却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在这喧嚣的世界中,我们总会游离在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聚会上,游离在热闹喧腾的KTV包厢里,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中……每一个人似乎都很投入,每一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但你又是否知道哪几个人的笑声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待到人群散去,一个人回到家,孤独依旧席卷而来。
那段无忧岁月注定不会再有,唯有珍之、藏之,如待佳酿一般,待到下次启封时,细细品之。
![](https://img.haomeiwen.com/i9517905/e1978111002ff6ef.jpe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