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究竟修的是什么?又是怎样修行的?最近在有书听的《次第花开》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
《次第花开》出版于2017年,是一部心灵随笔集,但又不同于其他的随笔集,它是佛学界著名的心灵导师希阿荣博堪布所著,是用平实的语言来讲述生活中的佛法,启发大家对佛法的兴趣和思考,鼓舞大家更喜悦、更自在地生活。
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在于用睿智、柔和、平实的文字和开示,带领我们揭开生命的迷雾,给予我们莫大的启迪。这是鲁豫的评价。
这本书给我们解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如何面对痛苦?如何获得快乐?如何修持菩提心?
人人都知生活中充满着喜怒哀乐,各种感受,而在这些感受中我们最怕的是痛苦。
那么,苦海无边,何处是岸呢?
本书的作者希阿荣博堪布告诉我们,痛苦是轮回生命的常态。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苦苦、变苦和行苦。
其中,“苦苦”,是指显而易见的、实打实的痛苦,比如身体和精神的创伤、病痛、恐惧、遭遇生离死别。
“变苦”是指我们本来认为是快乐的一些体验,但因为它们的本质为苦,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比如,现代人的很多烦恼和疾病都是由于放纵饮食和生活方式不当造成的。我们追求好吃好喝,以此感到愉悦,但不节制、不健康的饮食,像是吃垃圾食品,偏食挑食,吃饭时间不规律,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疾病,肥胖等。
生活方式也是如此,像长时间使用电脑、熬夜、久坐、不运动等等,我们图一时方便,却给身体带来损害,这就是“变苦”,是表面的快乐导致日后的痛苦。
“行苦”和“苦苦”“变苦”比起来,是一种更深刻也更细微的痛苦。它指的是人们被种种烦恼束缚,不自在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间的痛苦又分成八种,是所有人都不可避免要经历的,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它指的是人们被种种烦恼束缚,不自在的状态
像生、老、病、死等,这些痛苦,我们通过字面意思就能明白其中的内涵,那么什么是“怨憎会”“不欲临”呢?
“怨憎会”是指与人相处的苦恼,当和讨厌的人处在同一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时,就会心生烦恼怨恨,时间长了便成了苦难。
“不欲临”是指你不想发生的事儿,可能偏偏会发生。即便不愿意受苦,痛苦也会自然而然降临。
如果对痛苦没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就只能常年沉浸于大大小小的苦海之中,难以解脱。
反过来,如果我们认为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那我们就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去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纠缠在气愤、悲哀、无助的情绪中。
所以,解决痛苦的第一步,是接受痛苦客观存在的现实。
那么痛苦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
佛教认为,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也就是“我执”。
所谓我执,是指认为自身以及外部世界都是无需观待条件而绝对和常一地存在。
而实质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中,包括我们人类。用苏轼的话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间”。
这就是佛教认为的“无常”“无我”。
这里的“无常”,是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冬去春来,时间流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就是无常,是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质。
可人们往往要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比如生病、别离、遭遇变故,才会注意到世事无常。我们常常误以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而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
其实,无常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如果没有无常,也就没有变化,那么,分离的人就不能再相聚,生病的身体就无法康复,低落的心情也不能再次快乐起来……
所以,我们应该学着理性地接受无常,冷静地看待生命的变化。要意识到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在衰老、在生病、在经历挫折,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变动,有得有失,这是普遍而自然的。既然很多事情都不可强求,那么我们尽到心了即可。
只有熟悉无常,接纳无常,我们的内心才会感到放松,变得开阔,也因此更加珍惜人生。有时候,我们甚至要感谢无常。因为正是无常的存在,才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再来。
“无我”,是指事物不具有绝对的自性。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没有永恒、固有、实存的性质。这就叫“无我”。
知道了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是“我执”,那么,当我们理解了“无常”与“无我”,也就能够破除执念,用宽阔的心境去接纳生命中的跌宕起伏。
老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痛苦虽是常态,但若能以此为契机去勘悟世间万象的本质,从痛苦入手去实现止息痛苦的最终目的,那么,烦恼不断的人生反而是我们解脱的最好机缘。
(多数内容为摘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