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升学大战又拉开了序幕!
今年,学校教育又有什么新规,家长关心的升学又有什么新政策?
别急,ahaschool早已为爸妈们总结好了不得不看的5大要点!
放宽孩子入学年龄
最近,邻居老张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那高兴劲像中了500万一样,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他说的是:教育部通知,孩子入学年龄放宽!
这可帮了老张一个大忙。
老张的女儿9月5日出生,因为这5天之差,孩子就要晚一年入学。不能上学的这一年,老张的妈妈还要继续帮他们带孩子,老人家身体不好,一天带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老张只好把孩子送到托班。
在上海这种一线城市,一年的托班费将近5万元,是他半年的收入。要不是新政出来,老张差点要去托关系走后门,给孩子办入学了!
现在好了,新学期一到,孩子就可以高高兴兴背起小书包上小学了,老张自然欢喜雀跃。
真是这样吗?ahaschool在此提醒大家:
提前入学愿望很美好,但并非全国“一刀切”!
此条“新规”,脱胎于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规定——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也就是说,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放宽入学年龄,也可以不放宽。
2019招生季即将到来,北京、上海、南京等各大城市多所小学发布的招生简章都已明确规定:本年度孩子入学年龄不做调整!身在上海的老张看来要白高兴一场了!
↓↓ 2019上海七宝外国语小学招生简章 ↓↓
所以下半年出生的孩子是否可以提前一年入学?家长还需要及时了解对口学校的招生通知,提前做好准备。
再说了急于让孩子早上一年学,对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好事!
辣妈霍思燕就说过:晚上一年学,是给孩子最好的一个礼物!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还将孩子上小学的年龄规定的更晚,为的就是让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发育的更加完善。
小鹰翅膀硬了才能飞得更高,孩子也一样,不是吗?
学区房新政
如果家里有一个幼儿园学生,那幼升小的问题就逃也逃不掉。有的鸡血妈妈,在孩子刚上中班就开始准备了。
一般,摆在他们面前有3条路:
一、认命,上家门口的菜小;
二、砸锅卖铁,买个学区房,给孩子上个二梯队的好的公办;
三、上好的民办小学,但需要英语、思维、数学等培训班轮番补课。
我有个同事,也想给娃买学区房,心想大不了卖了首套,付二套首付嘛。于是,她把目光瞄向了福山外国语小学的学区房,30多平的老房子,要400多万!同事一咬牙一跺脚:买!
可刚跟房东一聊,房东叔叔就泼来冷水:“你孩子多大啦?”同事答:“中班了,再有一年上小学。”结果房东“好心”地让她先去了解一下政策,说买了房子也不一定能上。
同事火速在网上找到福外的电话,打过去是门卫大爷接听的。本来想让大爷把电话转给老师,结果大爷说:“你现在才看学区房,已经晚喽!我们学校要求落户满3年,人家都是孩子一出生,就来买了!”
同事很无奈:为什么上个好小学这么难?连个砸锅卖铁的机会都不给?
上月底,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体目标,并明确规定,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区,实施多校划片,随机派位方式入学;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擅自跨片区招生、“掐尖”招生,超计划招生、提前招生!
这下同事更绝望了,就算自己买了学区房,孩子也有可能统筹到普通学校?别说一梯队,二梯队都悬了……
虽然有网友认为:该政策公布到实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学区房“永远不可能消失!
但ahaschool还是要提醒家长,理性看待学区房!毕竟不是上了好的小学,孩子的学习就一定好。
先认字,后学拼音
根据教育部最新规定,2019年秋季新学期,全国中小学统一采用”部编本“语文新教材。新教材教法是:先认字,后学拼音;先把字音读准了,再学习表音符号!同时也在口语交际锻炼方面更加强化!这样更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而且,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识字量由400个减少到300个!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孩子的学习压力!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一天,我下班拼车遇到一个焦虑的妈妈。她家孩子小学1年级,每天放学给孩子辅导作业都十分头疼!
她觉得很简单的拼音,孩子就是教几遍都记不住!她特别后悔孩子幼儿园毕业的时候,没有给孩子报幼升小辅导班,提前接触拼音!结果孩子完全跟不上!
其实,孩子学习跟不上,不能完全怪罪没有”幼小衔接“。因为有很多孩子没上过幼小衔接班,小学适应得很好,也有上了幼小衔接班的孩子,成绩平平。
这件事,真的不能一概而论!
同时,4月1日起,由教育部等三部委会共同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也正式施行。
规定明确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该建立“陪餐制度”,做好陪餐记录,及时解决用餐中发现的问题。
对此ahaschool认为,在学校加强管理的同时,广大家长也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和身心状态!
多问“今天有什么好事发生?”
莫问“考试成绩出来了吗?”
多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莫问“课上学了什么?”
多问“今天有什么好的表现?”
莫问“你们班第一名是谁?”
多问“有什么地方需要提升?”
莫问“学校有人欺负你吗?”
就像今年两会政协委员朱永新说的那样:家庭和学校应该“并肩前行”,才是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