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上海父母的焦虑——初体验

上海父母的焦虑——初体验

作者: 大鹏万里 | 来源:发表于2019-04-22 20:29 被阅读0次

作为一个在德国闲逸惯了的中青年娃妈,一到上海,是很容易焦虑的。

几年前和朋友们见面,大家都是谈工作啊事业啊理想啊,现在才发现什么工作啊事业啊年薪百万啊,都是浮云,关键是孩子的教育——入园、幼升小你准备好了伐?

感觉大马路上随便拉个妈过来,各大私立民办公立小学、各大教育机构课程、各种私教面试秘诀,都能如数家珍。闺蜜们更是信息无保留,各区一二三梯队学校、各校教学的强弱项、报名面试流程、面试偏好、条子价格等倒背如流,很多学校我听也没听过的。虽然觉得这方面自己像个傻瓜经常被说的一愣一愣的,不过好处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交门槛,只要家里有个娃,绝对不用再想要找什么话题破冰了;)

为了让儿子多练习中文,我们回来之前就联系好了家附近的公办幼儿园。之前费劲周折的落户被证明是极其正确的,因为有户口就是“小区生”,很顺利的进入了托班。后来听春游车上两个也是复交同研究生毕业的父母说,其实这个幼儿园还是不错的,托班人少,也不是申请就能进的,我们真的是很幸运了。

开始时我还心里嘀咕“在德国已经大班(3-6岁)半年了,回国又回到托班会不会太“小儿科了”?后来发现多虑了,我们能上托班确实是幸运的,因为小班肯定会跟-不-上啊。小班都是要上课的!连朋友家的娃去的私立幼儿园托班也要上课的,一天四节课,从早到晚。我跟闺蜜描述了一下,马上被洗脑了:

-“你以为呢,是要上课的呀,外面那种3岁以上的培训班,上大课都是课桌椅,就是像上学那样坐着上课的呀”,

-“这么小,上什么课啊?”,

-“英语!数学!逻辑!”

-“要一个小时好长时间啊”

-“一个小时算什么!Xxx,Xx,他们家的培训班那种逻辑大课都是三小时的好伐,碰到严厉的老师,在凳子上扭来扭去都不可以的好伐,一定要坐坐好!对了,你说我女儿5岁多了,坐着还是会经常动,正常伐。。。”

我很想说当然正常啊,三个小时哟了喂,你一个成年人除了看电影打游戏,什么时候能坐着三个小时不动啦。。。

我顿时脑补我家那屁股坐不住板凳三分钟的小子,一天从早到晚要忍住爬上爬下的冲动坐在那里,实在太痛苦了。要么就是会被老师吼,分分钟变差生的感觉有没有。这样看来,托班真是救命稻草啊,自由玩耍加小组活动,形式和德国的大班最接近。

上个音乐课也被暴击。

儿子在德国很爱去音乐学校,每周一次的课超级积极,上课就听见他在那里当众回答老师问题、表演、提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所以回国也带他去体验了一下朋友推荐的唱歌课,结果落差很大,不对,是落荒而逃。一进去,面无表情的帅哥老师要求大家都站起来练发声。我那在等上课之前玩了半个小时海洋球的儿子,已经累坏了,无视老师的指令,死活不愿意站起来,翘个二郎腿坐在小凳上,听别的小朋友练声。一排小朋友就他宛如泰山的安坐着,拉开了和老师对抗的序幕。一边听一边还跟我说:“唱的什么啊,aaaaa,eeeee好难听!”,好吧,这是音阶的练声啊,虽然不好听,你也得忍着。好了,终于坐下了,复习一下上周学的歌曲。我看了下曲谱,完整的Moon River!拜托!这是儿歌嘛?儿歌不是应该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这种嘛?!而且,默认5岁小朋友们英文都好到这种程度了吗?这首歌里huckleberry这个词我都不认识好嘛!再然后就是检查回家作业——原来这首歌的每个单词每个句子,都是要背下来的!而且是小朋友一个一个到前面唱,没法滥竽充数。然后你就看到小朋友们有的背的全有的背不全,然后老师会对背不全的小朋友说“你这唱的是什么,好了下去吧”,然后停下弹琴就被撵回位子上去了。唱的好的小朋友,自然有种优越感,是那种和老师同仇敌忾的优越感。在这里,跟唱都必须唱准,万一哪个词唱慢半拍或者音准不对,立马就有一两个唱的好的学生迅速转过头来皱着眉头狠狠的盯着你,眉眼都在说“错了错了错了!”。天真的以为还能像在德国一样大家和老师一起轻松欢唱的美好愿景瞬间泡汤。如坐针毡的过了20分钟,我悄悄的问儿子:“要不我们出去吧?”儿子如释重负的小脸马上乐开花:“Ja!”。于是我们就逃出来了。。。

其间我还看到有另外一个“表演主持”课,蛮有意思的,可惜时间不合适,就问“你们这个课还有没有其他时间段的呀?”,预售小姐姐很兴奋“有啊有啊,这个年龄段的课我们还有周一六点,周三七点,周四。。。”,“等等等等,这么晚啊,都不睡觉的吗?我儿子七点就睡了啊!”。闺蜜马上给我洗脑:“你们睡的早那是少数好伐,小学一年级作业都是要做到晚上10点的,公立的好一点,也要到8、9点”。确实,这个说法是被儿子同学妈妈验证过的,因为现在校外机构补课的时间有规定,不能超过晚上八点,那么折腾到家要八点半九点,再写个作业那是要到十点了呀!唉,洗洗睡吧。

那上啥课有意思呢。还是画画吧。德国幼儿园里对画画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据说画画锻炼手腕肌肉,可以为将来写字打好基础。老师说班里的小小朋友们(包括我儿子)都不怎么爱画画,三五下画完就丢掉笔玩去了,所以她们现在活动的时候特别引导小朋友们多画。而且我觉得,画画也可以很好的培养专注力和表达力。所以创意绘画这种课程就正中我下怀,又能练画画,又比较轻松没有那么多敲黑板的理论,老师看着也挺可亲靠谱的。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第一节课我家那小子五分钟就跑出来了,像在德国一样说我画完了不要画了,老师蒙特利梭式的说不画就不画了。当然课时还是要照算的。来来来,200块钱45分钟的一个课时小心痛一下。我回去跟他爸商量,你说还是得push他一下的对吧,不能总这么自由散漫啊得学着focus。像我和他爸这种都推崇“push your comfort zone”的人来说,push一下儿子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好在这样扔了三四次钱后,终于能坚持画半个小时了,效果还是很显著的。而且也没有很逆反,一说去画画还是蛮开心的。看来有的时候孩子是要好(wei)好(bi)引(li)导(you)的。当儿子第一次完整画完了一幅看起来还不错的作品时,我这个老母亲激动啊,冒着被鄙视的风险在朋友圈里晒娃晒作品。

德国是画到上小学,小学的时候再练习拿笔写字。国内呢,“厉害”的小朋友5岁就可以写英文了。还有,据说,据说哦,好的私立小学幼升小要认识的汉字的字数已经要1500个了!三年前我听说才800呢。这种跟德国是天差地别的标准啊!曾经德国幼儿园的老师们听说入学前就要认识800个字,眼睛都要弹落了,这次跟她们说标准到1500了,是不是直接要趴下啦。

国内孩子太辛苦抓的太紧张了,国外孩子又太轻松了,一边说知识的积累和扎实的基础教育,一边说孩子的天性自由和独立思辨。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将来放到国际平台上,到底哪种方式会更有竞争力。也许应该各取所长吧!不过这个尺度真是很难把握,谁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暗含的比较和竞争在所难免啊。娃爸宽慰我说,无论是中式应试教育出来的我,还是德式自由教育出来的他,现在看不都混的还不错,说明其实什么教育体系也不是那么重要,对吧?我心想,你以为将来上常青藤还像我们那会儿那么容易么?你儿子女儿将来的竞争对手可都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中国小囡啊!

焦虑的还是父母。

相关文章

  • 上海父母的焦虑——初体验

    作为一个在德国闲逸惯了的中青年娃妈,一到上海,是很容易焦虑的。 几年前和朋友们见面,大家都是谈工作啊事业啊理想啊,...

  • 上海初体验

    明天要演讲,先谈谈自己刚来到上海的感受,真情流露即可,不需要太多鸡汤或者废话,后面加上一点自己对于教育行业的看法和...

  • 上海迪士尼初体验

    迪士尼开了三年了,第一次来。 怕人挤人,怕排队。香港的去过,热门项目差不多都得排个把小时,虽然游艺节目很精彩,但对...

  • yii初体验(7-15)

    yii初体验(7)视图 yii初体验(8)模块 yii初体验(9) 小部件widgets yii初体验(10) 前...

  • 全脑教养法

    这两天刷屏的上海跳桥少年案和北大弑母案让很多父母焦虑,也让家庭教育再次燃起。 如果孩子的父母看过《非暴力沟通》,《...

  • 焦虑的父母

    1、前段时间和朋友们出去吃夜市,其中有一个是做补习教育行业的,期间闲聊到她的职业。 我问她们的行业压力大不大,她告...

  • 焦虑的父母

    成了妈妈之后,发现做父母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时代在变,孩子们生活环境在变,用老一辈的方法似乎已经不行了。为了成为合...

  • 焦虑的父母

    “果然是不怕自己家孩子不会,就怕别人家孩子会。”这是我最近看到藏不住焦虑神色的父母聊到的话题。 暑期未至,试课先行...

  • 焦虑的父母

    漫漫暑假开启快一个月了,炎热的七月在家带着两个娃,觉得快到极限了,终于盼到出游时。 原以为心情会变得愉快一些,但是...

  • 父母的焦虑

    父母焦虑痛苦的根源: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成长。焦虑感无处安放,爱谁,就会把焦虑感放到谁身上。 希望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海父母的焦虑——初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by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