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作业第十八天---格物

作者: 虚谷1 | 来源:发表于2017-08-07 21:51 被阅读0次

故格物者,格其身之物,格其意之物,格其心之物。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无为内外彼此之分,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谓之物,故就物之而言谓之格,就知而言谓之诚,就心而言谓之正。

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相关文章

  • 《传习录》作业第十八天---格物

    故格物者,格其身之物,格其意之物,格其心之物。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无...

  • 2018-03-16

    第十八天第十二次交作业 《商业计划书》

  • 人是怎样进步的?走近先贤王阳明之八十一

    《传习录》黄以方录第十五篇见图: 先生说:“我给各位讲致知格物的道理,天天如此,讲一二十年,也是如此。你们大家听了...

  • 2017-07-23

    《传习录》第三天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格物是止至善之功。为善去恶就是格物,也就是说要做到“仁义礼智信”。...

  • 【 传习录读书札记07】格物致知:致良知

    传习录读书札记07:格物致知:致良知 【六】格物即格事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物,就是事。 心是身体的主宰,心之所发便...

  • 王阳明用什么样的方式磨练自己的品性

    一、格物的方法 上期推文讲到了王阳明的《传习录》中一个重要的点——格物致知。 也大体讲到了两种格物的方法: 1,在...

  • 格物致知(一)

    10.26:读《传习录》—格物致知(一)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从最早为《大学》...

  • 【传习录读书札记207】格物内涵再深入

    《传习录下》第303条(黄直录8) 以方问曰:“先生之说格物,凡《中庸》之‘慎独’及‘集义’‘博约’等说,皆为格物...

  • 白话《传习录》(15)十六

    白话《传习录》(15)十六 传习录十六 陆澄向王阳明请教立志的方法。 王阳明说:长期,专心存养天理(格物),就是立...

  • 传习录

    【2020.10.26 周一 】 Day 166 *学习内容:《传习录~147》 主旨: 格物是致知的功夫 【精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作业第十八天---格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cz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