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人的这大半生也挺有意思,早一点的青少年时期,国家艰难、社会贫困,父母收入不高,家庭兄弟姊妹不少,买个啥都要凭票,有饭吃、有衣穿就特别知足。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虽然也有一些差别,比如这家子女少两个,手头经济宽裕一点,吃得好点、穿得好点;那家父母在好单位工作,还是个不大不小的领导,一眼看过去有点不一样。其实那种差别放到当下来看,还真不算多大个差别,更说不上有啥优越感。那个时候的人还不太懂那个,自然也就没了那些个烦恼和纠结。

差别慢慢出现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追求金钱、向往富有成为全社会的竞相效尤。本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样的政策说白了就是引入竞争机制,起到激励先进、改变落后的效应。问题是再好的政策,在实践中如果不能很好把控,如果被投机者、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也会使美好的初衷打了折扣。真正的差距拉开、差别显著,其实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人们不再甘于平凡、甘于普通,也都开始琢磨如何变通取巧,如何一夜致富,如何才能一跃而为人上之人。用今天的视觉看那时,在社会经济总量并没增加的情况,如此这般少了规矩的竞争,其实就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内卷”。让本来踏实、勤恳、沉稳的人,一下子就失去主张、乱了心智。

几十年时间很快过去了,重新回顾一路走过的历程,当初趋之若鹜想做人上人的梦寐,真正做上了的能有几人?这“几人”中,能够全身而退,安然后半生的还剩多少?我看现在的人也大都清醒过来,不再一味追名逐利,不再动辄炫富攀比。在社保工资给晚年生活托底的前提下,只有各自的健康快乐,才是人生切实可行的幸福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