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眉山人的父亲很爱吃豆花,时不时去街上打两块钱的豆花回家,伴着油辣椒蘸水下饭,豆花不能煮太老,太老吃着口感不好,也不可太嫩,太嫩就不是豆花,而是豆腐脑,一定要筷子能夹起来的程度。
父母年轻时候为了供我和妹妹上学,省吃俭用,很少到街上去吃饭,尽可能地节省家里的开销,为数不多带我们去吃的,就是到街上卖完菜,回家又太晚,不想饿着肚子做饭,手里也有了点余钱,就带着我们在街上吃豆花饭。父亲时代的豆花饭很简单,不过是些纯粹的豆花配上点香辣的蘸水酱汁。街上的豆花饭和家里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街上的蘸水更好吃,会在蘸水里加花生末,吃着更香,家里没有功夫给蘸水配置花生末。几块钱,豆花饭让父亲就满足了口食之欲,开开心心带我们回家,这就是我们家朴实无华地“下馆子”。
这两天回老家,我和妈妈也去吃了豆花饭,和父亲时代的豆花饭比,我们点的豆花饭是豪华配置,一大碗豆花,里面又加了五花肉、羊杂、土豆、莴笋、火腿肠、木耳……名之“荤豆花”,肉汁和豆花混在一起,汤确实更香浓,蘸水变成了香辣酱,确实更好吃,一碗28元,但我和老妈两个人只吃得了三分之一,可惜父亲吃不到那么美味的“荤豆花”了。
我在重庆还吃过一种不同做法的豆花,是把豆花拿来吵着吃,特别下饭,不过似乎这种做法比较费事,我只吃过两次。
看来和父亲一样,我也爱上了吃豆花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