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实用角度谈人际关系(上)

从实用角度谈人际关系(上)

作者: 木炎道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12:04 被阅读116次

人际交往占了我们很大一部分时间,对我们的人生比课本知识影响还大。

中国是人情社会,这是儒家文化传统决定了的。人情,人情,人之常情,要乐善好施,长于交往,“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所以,人的情谊要储存,就像银行存款,存的越多,时间越长,红利就越大。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礼记•学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在人际交往中可以获得好处:信息共享、价值碰撞、巩固固有知识、融合外部知识。

哈佛大学有一个始于1938年、历时75年的研究项目,被调查人员有的成了律师、医生、商人,其中一个名叫约翰•F•肯尼迪的人还当上了美国总统。从75年的研究中,得到的最明确的结论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人更加快乐和健康。

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社会关系对我们是有益的,而孤独寂寞有害健康。研究发现,那些跟家庭成员更亲近的人,更爱与朋友、与邻居交往的人,会比那些不善交际、离群索居的人,更快乐,更健康,更长寿。孤独寂寞是有害健康的。那些“被孤立”的人,跟不孤单的人相比,往往更加不快乐,等他们人到中年时,健康状况下降更快,大脑功能下降得更快,也没那么长寿。可惜的是,长久以来,每个人中就至少有1个人感觉自己是孤独的。

第二,数量不是衡量人际关系的指标,交往的质量才是。从小老人就告诉我,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所以有时我们陷入误区,觉得朋友多多益善,其实好朋友不必很多,现实中挚友也不会很多。和谐融洽的交往关系,对我们的精神、物质支持,无形中使自己感觉被幸福围绕。

第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单能保护我们的身体,还能保护我们的心灵。研究发现,如果在80多岁时,你还有几位谈得来或者有共同爱好的朋友,那么你的记忆力不容易衰退,精气神不输给年轻人。当然,好关系不回避矛盾,好友间也有看问题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但他们心中明白,在关键时刻,对方能靠得住,偶尔争论或争吵只不过是生活的调味剂。

中国人一切事都离不开人,也就离不开人际关系。所以管人的人事最繁琐,也最考验能力。如果我们既不管人,也不管事,就是一个凡人,还需要讲究人际关系吗?

相传,清代大书法家郑板桥去一个寺院游玩,并去拜见方丈。方丈见他衣着俭朴,以为他是一般俗客,就冷淡地说了句“坐”,又对小和尚喊“茶”。一经交谈,方丈顿感此人谈吐非凡,就将郑板桥引进厢房,一面说“请坐”,一面吩咐小和尚“敬茶”。又经细谈,得知来人是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时,方丈急忙将其请到雅洁清静的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最后,这个方丈再三恳求郑板桥题词留念,郑板桥思忖了一下,挥笔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一看,羞愧满面,连连向郑板桥施礼,以示歉意。

这个故事通常用来讽刺方丈势利眼,其实方丈是根据对方的身份,采取了相应的方式和态度,只不过一开始就没弄清楚、看走眼罢了。这就是人际关系,即便你是胸无大志之人,也要时时面对各种关系。


相关文章

  • 从实用角度谈人际关系(上)

    人际交往占了我们很大一部分时间,对我们的人生比课本知识影响还大。 中国是人情社会,这是儒家文化传统决定了的。人情,...

  • 【学习总结】原来还有一种工作叫“项目管理”2

    上一篇主要整理了《不懂项目管理,你还拼职场?》中从人的角度谈项目管理,本篇着重讲从项目的角度出发: 一、会议安排(...

  • 摘:

    多情确实情感丰富,但属于靶向释放。多情和滥情有区分,不可混为一谈。从灵性角度分析,多情男子更容易感知到一些人际关系...

  • 散文创作课笔记

    第三节,散文的特征。 从三个角度谈。 一,文体比较角度谈。1,同诗歌比,语言形式上看,散文比较扑实,自然,不一定象...

  • 从孩子角度谈家教

    随着电影《少年的你》的热映,一系列校园欺凌事件陆续曝光。究其原因,最主要且最根本的应归结于家庭原因,而从自身来讲,...

  • 谈中国诗

    黑龙江刘岩 从题目入,谈字入手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从哪个角度谈? 老师板书角度。 生:内容 师:太宽泛了 生:为...

  • 小说创作课笔记

    从逻辑的角度来谈小说创作 文/骁勇特善战 从逻辑的角度来谈小说创作。亚里士多德说,按照可然律,必然律布置情节。就是...

  • 为什么这么多人提倡“独立思考”?

    想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谈一谈独立思考。 为什么我们要独立思考?必然是因为独立思考能给我们带来好处! 最实用的,独立思...

  • 语文文本解读理论

    文本解读的角度很多。结构,铺垫,从文化角度,文化批判角度。首先要具备基本语文解读能力,读懂才能让学生懂得。实用文,...

  • 什么时候做事情是错误的

    昨天我们谈到了,如何判断一件事情该不该做,从孩子角度,从父母角度,从写传记者角度,从放大的角度来谈,一件事情我们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实用角度谈人际关系(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gk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