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人常说,他爱上的不是酒,而是端起酒杯将心事一点一点融入酒中的感觉。悲欢离合一杯酒,举杯欲言心事多,每个爱酒之人端起酒杯的感觉都不一样,一样的是他们都喜欢用喝酒来融化心事。
爱上喝酒的现实原因有千千万,进化心理学家从进化的角度推测人们喜欢喝酒的原因或许来自于远古时代的祖先对成熟水果的喜爱,原因有三:一是熟透的水果富含糖类和乙醇(酒精),水果散发出来的乙醇香味是果实成熟的极佳线索;二是灵长类动物食用水果的历史至少有2400万年,而且大多数都是以水果为主要食物;三是人是从猿发展分化来的,属于灵长类动物的一份子,而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进化的影响。
这并不是臆想,白酒界关于酒的起源有仪狄造酒、杜康造酒、猿猴造酒、上天造酒等四种假说,而猿猴造酒是最具科学精神的假说,我国上世纪的一些“酒猿”考古遗迹的发现使得该学说的可信度大大提高。
1953年,中国社科院的专家们在江苏洪泽湖畔下草湾河床的施工现场意外发现属于晚期智人的“下草湾人”,并证实这些猿人是喝了含酒精成分的野果汁醉倒致死形成的化石,因此把该化石定名为“醉猿化石”。
1977年,中国社科院专家李传夔教授在苏北古镇双沟镇松林庒的考古现场发掘出至今亚洲最早的长臂猿化石,距今已有1800万年,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古猿化石居然有酒的印记,因此将其命名为“双沟醉猿”。“双沟醉猿文化遗产”于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食品文化遗产”名录,当地双沟酒厂也把醉猿当作对外宣传的文化名片。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典籍文献中也有“黄山多猿揉,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美异常,名曰猿酒”等记载,说明猿猴能够采集野生花果自然发酵成花蜜果酒的。当然,把“猿酒”称为酒其实有些牵强,它充其量也只是酒味稍重的野果,通常情况下水果的酒精含量只有0.6%,食用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就更低了。
即便成熟水果中的酒精含量很低,有时候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困扰,比如交警查酒驾时发现一些人并没有喝酒却被测出了酒精,他们只是刚吃了水果而已。荔枝、苹果、葡萄、猕猴桃等含糖量高的一些水果,如果放置时间长都能产生酒精。甚至有人专门做实验发现,吃一颗荔枝吹气检测出酒精含量达到51mg/100ml,吃三颗为86mg/100ml(测试结果因人而异,20-80mg/100ml属于酒驾,80mg/100ml以上属于醉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真正的酒驾者可以用荔枝等水果来做幌子,如果是吃了水果的误测,过几分钟之后检测就会恢复正常,而且最终判定是否酒驾并非通过吹气检测,而是以抽血检测结果为主。
从进化的角度看来,人类对酒的迷恋只是人类喜欢成熟水果的副产物,从对成熟水果的渴求到对水果酒精香味的迷恋,这很可能就是人们爱上喝酒的远古印记;从醉猿化石到猿酒的记载再到查酒驾的困惑,远古的印记一直在透露着它的踪迹;当你在饭桌上酒杯交错时,你或许会想到远古的祖先们曾经也有过类似的宴会——围坐在一颗果树下吃着甜美的熟果。所以,当别人问你为什么会爱上喝酒时,你可以科学而神秘地告诉他:我爱的不是酒,爱的是成熟水果的芳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