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达人联盟简友广场想法
摘录《正见》,期望引起你的好奇心!

摘录《正见》,期望引起你的好奇心!

作者: 尘外梦魇 | 来源:发表于2019-06-21 22:09 被阅读0次

    这几天一直在阅读蒋扬钦哲仁波切著作的《正见》这本书,仁波切说的透彻、我读得过瘾。很想与更多的朋友分享,又担心浅薄的自己误导大家,于是还是决定用摘录的方式透视一下,也许你读了这些摘录,有了好奇心,那么就强烈推荐你去读读原著。

    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善用真正的自由,只因为我们无法免除自己的傲慢、贪求、期待与恐惧。

    我们期待自己会到达不再需要修理任何东西的境界。总有一冬天,我们会“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我们深信“解决”的概念。好像我们所有经历的一切,到这一刻为止的生命,都只是在彩排,盛大的演出还没有开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无休止的处理,重新安排以及更新版本,就是生活的定义。

    因为我们习惯以“你拥有什么”,️而不是以“你是什么样的人”来评判他人。

    如果没有盲目的期待,就不会有失望。

    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无常,就不会攀缘执著;如果不攀缘执著,就不会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着。

    今日就是昨日之死。

    世人研究会沉迷于组合与造作各种现实,以求取永恒的快乐。

    恐惧和焦虑是人类心智中主要的心理状态,恐惧的背后是对确定性不断的渴求。

    对无常的体认是个关键,让我们不再害怕身陷于某种情境、习气或模式,而永远无法逃脱。

    真正的解脱来自领受整个循环,而不是紧紧抓住自己喜欢的部分。

    这世上一切存在或运作的事物,一切想象和实体所构成的,一切心中所想的,甚至心的本身,绝对不会一成不变地存在。

    这种把群体标准视为个人标准的习惯,在幼年时就开始形成。

    印度的苦行僧和西藏走方的隐士之所以感到快乐,是因为他们不需要一个钥匙圈——他们不必惧怕财产会被别人偷走,因为根本没有什么东西需要锁起来。

    情绪即是痛苦,无论如何,直接或间接的,一切情绪都升起于自私,也就是说,它们都与执着于自我有关。

    习惯让我们软弱,因而无法对抗自我。

    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习惯,都十分顽强。

    几乎我们所做的,所想的或所拥有的每一件事物,包括我们的心灵道路,都是为了要确认它的存在。

    人们将世界标示或理解为真实,是来自于强烈的个体于集体的习气——我们所有的人都这样做。

    这个习气如此强大,而空性的概念对我们而言又是如此的无趣,因此几乎没有人愿意去追求悉达多那样的了悟。

    我们被短视的想法所困,被现实性所囿限。

    我们生命中的一切觉受都是“在目前是”。

    事物目前显现出存在,我们就是没有勇气或意志,如此地看待事物。

    佛教的出离不是自我惩罚或禁欲主义,悉达多愿意而且能够见到,我们一切的存在都只是标签附加在并不真实存在的现象上而已。

    不是显现(外相)困住了你,而是你对显现(外相)的执着困住了你。

    商品包装和市场研究的和合想象是如此的精密算计,使我们变成追求标签的傻瓜,接受一些完全和材料价值无关的荒唐价码。

    真正的佛并非一位时间和空间所局限的外在救主。

    究竟的安歇之所,不论是天堂或涅槃,根本就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从无明的困惑中解脱出来。

    当我们认为自己的本性是愤怒或愚痴的,而对自己达到证悟的能力有怀疑时,我们事实上是认为自己的本性是恒常不净而染污的。

    他并非炫耀他打败了一个外在的敌人,而是发现了真正的敌人是攀缘的我执;️而击败我执,比一切真实或想象的超自然能力,都是更大的奇迹。

    经由解构自我,痛苦可以从根断除,因为如果没有自我,就没有痛苦。

    我们太过于习惯于依赖时间和空间的世界,因此不会想花力气在这种看起来不真实的利益中,

    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来善用真正的自由,因为我们无法免于自己的傲慢、贪婪、期待与恐惧。


    以上摘抄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前后不同的语境,期待能引发好奇心,如果你好奇了,就请把灯打开,认真的探寻原文的真正含义吧!

    你不能整平整片大地,但是穿上鞋,就能避免粗糙而不适的表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录《正见》,期望引起你的好奇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lp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