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孩子看见玩具就要买---这种情况要如何应对?

孩子看见玩具就要买---这种情况要如何应对?

作者: 战斗鸡奶爸 | 来源:发表于2020-03-03 21:32 被阅读0次

    面对这种问题无非就 两种可能,一是我们给孩子买玩具,另一个可能是:不买。

    如果我们认为不应该给孩子买玩具的话,冠以优秀教育理念的方法我们可以信手拈来很多种:

    给孩子制定目标:宝贝你这个星期的购买指标已经超了,下星期再说吧;

    让孩子自己决定:你的可用资源就这些,乖~,你自己决定;

    … …

    我想说的是以上这些做法:It is OK

    但是,我还是想说,如果有可能,我们尽量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一下,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回答这种问题我一般会尽量避免直接给予可能的解决方案,因为这很难。首先要做的是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我也相信一个合格的家长在知道原因后能够帮助孩子克服面临的困难的。

    依照惯例,先说观点,一共三个:

    1.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僵硬的教育方法不能硬套在活生生的孩子身上。做生物和医学实验的都会知道,需要做重复和统计,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个体是有差异的。假如,万一,您的孩子对玩具这些方面欲望/需求就是比别的孩子强烈呢,难道还要用别的孩子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孩子?

    2.孩子是一人,其次他才是一个孩子。是人就会有欲望就会有需求。我们既要让孩子逐渐学习控制欲望,学习延迟满足,但又要合理的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我们尽力的培养,使得"儿童成人化",但孩子们长大后却"成人儿童化"。弗洛伊德说的:“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这句话,在淘宝公布的“7000万成年人给自己购买玩具”这件事上得到了印证。

    3.最后再从自己这边找可能的原因。有时候孩子不断买东西可能是缺少陪伴/安全感的一种表现(这个需要父母自己判断)。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讨论一下以上这三种可能吧。

    1. 首先要肯定的是玩具教育活动对儿童的成长的重要意义。玩具活动利用其独特专业性、娱乐性和创造性为儿童打开发现和探索新世界的大门,在玩耍玩具过程中,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蒙台梭利曾指出,每个儿童的精神都是不同的,各有自己创造性的精神。“儿童时期明显的孤弱状态就是他那富有特色的个性的苗床。”

    在蒙台梭利看来,人与动物很大的不同在于动物的精神是外显的,而人的精神却是深深地隐藏着。“人的精神能深深地隐藏着,它并不准备像动物的本能那样展现它自己。

    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成长节律,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心理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成人必须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应根据每个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个别教育。这就要求成人要给予儿童充分的活动自由,让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现在社会上家长和培训机构都在谈论蒙氏教育,那么蒙台梭利认为:好的教育就是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于儿童,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满足他们内在的需求,发挥他们潜藏的能量。因此,对于孩子对玩具这件事充满了强烈的欲望,我在这里不置可否,但是需要孩子的父母去仔细观察评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通过孩子的这个特点最大程度的发挥孩子的潜能。父母切不可用轻易的用生硬的教育方法禁锢孩子的潜能。

    2. 我们来看淘宝公布的一个数据。有七千万的成年人会给自己在淘宝上买玩具。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很多年轻人特别钟情小时候爱而不得的东西,过去一年,淘宝上的泡泡机销量增长了6倍,许多80、90后对年少时的复古玩具一直保持着热度:小霸王、发条青蛙、滚铁圈、套圈圈水机、爬墙粘人,这几种玩具名列前茅。

    除此之外,玩玩具的成年人中也成长出一大批专业玩家,他们玩的玩具既专业又烧钱。数据显示,80后专业玩家更热衷于玩乐高和兵人,淘宝上有超1000万乐高玩家,深度玩家一年花掉1200万 。而河南一女性兵人爱好者一年花190万。

    90后则在玩球关节娃娃和蒸汽朋克倾注更多心血。黑龙江一男性球关节娃娃玩家一年买娃花500万,而蒸汽朋克昆虫diy也成为一种流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究其原因,是由于小时候心理上对玩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以后有机会了(例如财务自由后),会进行报复性补偿。

    在知乎上有个提问:

    童年想要而不得的玩具你后来去买了吗?长大后得到小时候想要的东西是怎样一种体验?www.zhihu.com

    仅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人数已经达到7K人,可见这一群体的数量庞大,而且绝不是个别现象。

    孩子的欲望和需求确实界限并不十分清晰,家长有时候也比较难以分辨。就像有的知友提到的,可以观察孩子对玩具的表现,一般孩子是不会撒谎的,尤其是行动上。

    我觉得这里有个标准来判断孩子是否需要更多的玩具:那就是判断孩子是否能够持续新买的中获得的收获,包括心理上的满足感和知识技能培养。

    如果孩子能够从玩具中获得收获,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购买(或者自己制作)。至于性价比需要父母自行判断。

    3.最后再从自己身上找可能的原因。有时候孩子不断买东西可能是缺少陪伴/安全感的一种表现(这个也需要父母自己判断)。

    人是种奇怪的动物。一方面,当父母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照顾的时候,会给孩子买很多玩家作为补偿,但可能并没啥用,孩子还是希望父母能够多些对自己的陪伴。另一方面,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陪伴(或者其他需求)的时候,又往往通过索要玩具这种行为来达到。

    我就随便举个例子,孩子刚从幼儿园放学回家,他经历了整整一天的分离焦虑,亟需从父母那里得到正面的响应,爸爸妈妈是否还爱自己,是否关心自己。于是,很有可能通过获得父母的奖励这个途径----也就是索要玩具,来获得父母的反馈。如果我们纠结于买不买玩具这件事上,那我们就没有和孩子在一个频道上交流,再多的教育方法都是瞎扯。

    我一再强调每个孩子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注,会通过哭闹,制造噪音,搞破坏来吸引父母的关注甚至责罚。而有的孩子可能通过索要商品来满足自己内心的缺失。

    所以,如果孩子持续出现这种状态,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自我的反思,而不是首先要考虑孩子哪里出了问题,怎么站在教育的制高点改正孩子的需求。

    我要声明的是,我是一个喜欢表达温和观点的人,并不倾向于表达一些偏激或者片面的观点。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持有不可知论的观点,不求利用多么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影响孩子使她变得优秀,只求自己少一些再少一些对孩子自以为是的伤害。但至少有一点是相对确定的,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自我反思是最准确也是最容易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看见玩具就要买---这种情况要如何应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ml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