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孩子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即使有自己的思考和答案,当多数人的答案跟他不同时,就会放弃自己的答案,追随了大多数。
其实,这样的孩子,就是缺乏批判意识的表现。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指出:孩子的批判意识,不在于一定要他们提出新观点,而在于他们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
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就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才是有批判意识的表现。
然而,现实生活中,害怕出错,不敢坚持自己想法和见解的孩子,不在少数。
他们有的害怕惩罚,有的害怕得不到奖励。
小成就是一个因为害怕得不到奖励,而不敢坚持自己想法的孩子。
一次,我们班进行成语接龙比赛的游戏。
小成爱阅读,他的词汇量是有目共睹的。
但在比赛过程中,小成却显得很不自信,只要有同学发出不友好的嘘声,他就把刚说出的正确答案,改成别人口中说出的错误答案。
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敢质疑别人的答案,脑中的词汇量再多,也让小成败下阵来。
像小成这样的孩子,如果一直保持这种思想,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主见,越来越不自信。
怎样培养孩子的批判意识,让他们变得更自信一些呢?
尹建莉在书中指出:“培养中小学生的批判意识,最典型的就是让孩子敢于对教师的一些言行提出质疑。〞
老师是孩子心中的第一个权威人物,大部分孩子都会对老师心存恐惧与敬畏。
如果孩子敢于向老师的权威挑战,对老师提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久而久之,孩子的批判意识就增强了。
小标的妈妈在这个方面就做得特别好。
小标上幼儿园的时候特别调皮,老爱跟老师顶嘴,经常挨投诉。
妈妈告诉小标:“你不害怕老师,说明你是个勇敢的孩子。但是,小孩子从小就要尊重老师。你可以不同意老师的话,但你要跟老师解释清楚,为什么不同意她的话。”
从此,小标如果反对老师的意见,就会说:“老师,对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意见。”
看到小标不再胡搅蛮缠,而是很有礼貌,老师自然也越来越喜欢他了。
总之,要让孩子从小具有批判意识,就要多鼓励孩子,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对老师提出不同的看法。
这样,你的孩子就会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也会越来越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