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作原文】
佩刀一刺山为开,壮士大呼城为摧。
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动地银山来。
长戈逐虎祁连北,马前曳来血丹臆。
却回射雁鸭绿江,箭飞雁起连云黑。
清泉茂草下程时,野帐牛酒争淋漓。
不学京都贵公子,唾壶麈尾事儿嬉。
这首七言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正月。此时陆游正在成都。
诗人借用古乐府旧题以写时事,描绘了出塞壮士们边地射猎之壮举,塑造出抗金将士的英雄群像,抒发了自己志在抗金的强烈愿望。同时,对南宋朝中清谈误国的苟且偷安之士大夫(即主和派士人)表示了极大之鄙薄和愤慨。
这首诗用语明白流畅,用典自然恰切,运用夸张、想象等多种手法,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呈现出雄浑奔放之风格。
这首诗分为三个层次来写。第一层(前四句):重在描绘出塞壮士的英雄气概和浩大声势;第二层(中四句):重在描写军中将士之活动,铺叙将士们纵横驰骋、雄健
豪迈之战斗生活;第三层(末四句):重在抒写壮士们凯旋之豪情。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融合。诗人借助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又紧密联系现实,以典故叙事言情,鞭挞主和派苟且偷安、投降卖国之丑恶行径,集中体现了陆游“慕为国殇,至死不衰”之爱国精神。尤其是憧憬凯旋之浪漫手法,读之显然可见诗人一颗赤诚之拳拳爱国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