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未必丧志,爱玩的童年没有错

作者: 穆紫 | 来源:发表于2016-07-05 18:11 被阅读134次

    1.

    曾看过一篇文章:《我给了孩子快乐的童年,却在小升初面前无能为力》。正如标题透露的信息,这位家长无奈接受事实的悲凉令人感慨。我们的孩子不就是玩吗?不就是做了童年该做的事吗?为什么要用自己的前程买单呢?

    在传统文化意识中,玩耍似乎一直背负着非主流的原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玩物丧志、吃喝玩乐,这些词语都似在拷问玩耍的意义。这样的认知基础奠定了玩耍的边缘性角色基础,而当代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才价值取向的巨变又恰巧夯实了玩耍的非主流地位。

    社会对学历的看重,对名校的青睐,也加剧了原本已十分激烈的升学竞争。在人们非理性观念的推动下,孩子们越来越早地被驱赶到这一竞争的漩涡之中,早早背负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家族厚望,前赴后继地加入了周末“上班族”。

    前几年,曾经有一份“想得美课程表”走红网络,在这份课程表上,“玩”是绝对的主打内容。它浓缩了一名小学四年级男生的美好愿望,令人忍俊不禁,却更使人深思。

    玩耍本应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可现如今却成为稀缺资源,孩子们只能望“玩”兴叹。玩耍从“必需品”变成了“奢侈品”,他们拥有的是僵化的、无趣的童年,这已然成为大多数孩子的生活样态。

    2.

    智能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以及各种游戏软件的开发运用,使很多孩子自小与“电子保姆”亲密无间,而且,电子产品“照料”孩子的低成本性与室外活动存在的安全潜在危机,致使家长有越来越多的理由让孩子们留在室内玩耍,造就了“原生宅”的一代。

    这些“室内儿童”长期与电子屏幕近距离接触不仅损坏视力,而且,成长期极少的运动量也势必导致其新陈代谢紊乱,更为深重的影响与孩子心智发展有关——他们正逐渐受到“自然缺失症”的侵扰。

    正是由于成长期缺乏足够的自然接触造成了现代青少年一系列的问题:近视率逐年增加、肥胖率上升、注意力紊乱、抑郁现象等等。祖国的花朵呈现一片亚健康的状态。

    尽管内容极为丰富且升级非常迅速的的各类学习软件、益智游戏软件可以无缝隙地填满孩子们玩耍的时间,但玩耍的场所却极为单一。对于自然模式的欣赏是产生创造力的关键,因此这种“宅式玩耍”无形中会限制青少年创新意识的萌发,阻碍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3.

    玩耍的天性被压抑,但却不会消失。

    长期被压抑的欲望终会有强烈释放的时候,但是很多玩耍方式具有明显的年龄限制性,加之当今社会进程与新媒体时代对传统玩耍方式破坏性的、强烈的冲击,以及亲子矛盾、厌学心理、人际关系困惑等问题叠加发酵,致使很多青少年干脆以“出格的玩耍”来释放自己。

    沉迷于网络的“少年玩家”不在少数,玩得不能自拔,越陷越深,着实令人堪忧。青少年还普遍具有好奇心,喜欢冒险与刺激,同时寻求强烈的群体认同感,这都可能会使部分青少年将一些通宵娱乐场所作为情绪释放之地。然而,“狂欢”导致亚健康状态自不待说,更可怕的是,可能招致另一个恶魔——毒品,那将是无法回头的深渊。

    这些孩子越“玩”越出格,成为人生路上迷途却执拗的羔羊。这样出格的玩耍彻底背离了玩耍的本质,不仅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而且将玩耍向舆论法庭的拷问更加推进了一层。

    4.

    ​时下正是创客时代,创造、创意、创新、众创......这些词都热得很,然而,我想说:“玩”也应该热起来。

    “创客”意译自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在今日之中国,创客被赋予更加积极的本土含义,专指那些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且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简而言之,即“玩创新”的一群人。然而,拆开来看:“创新”很正面很主流,而“玩”就有点戏谑之意了,而且大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所以,时代,请为玩耍正名。爱玩的童年没有错!

    由兴趣生发创意,将创意变为现实,这是创客的表现,同时也是玩耍�的内涵所在。有趣、有意义的玩耍是一种放松、惬意、自由的实践状态,更是一种“玩转生活”的境界。不能简单地将玩耍与虚度光阴、不务正业相联系。玩物未必丧志,玩物也会励志。

    古往今来,很多发明都是在玩耍中产生灵感进而问世的。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创客”时,世界将因“玩”而改变。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玩物未必丧志,爱玩的童年没有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pzdttx.html